在农村,家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养老矛盾。很多年迈的老人都是辛苦一辈子,没享受过一下子。 这位奶奶的故事也只是其中的缩影。。。 奶奶是位瘦瘦小小的老女人,比我爸还要瘦小,然而她平淡的生活里,你看不出她的凄惨哀凉。她的心态很好,把一切都看的很开,不开心的事哭几下就过了,现在80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自己赚钱自己花,独自经营了几亩薄田,她见人都笑嘻嘻的,从不自叹命运不照顾她。 
事实上,命运确实没有怎么照顾她,唯一照顾到的也许就是给她一个硬朗的身子骨吧。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个很独立的女人,年轻的时候没了丈夫,当时她最大的孩子才刚刚成家,还有四个孩子正等着她嗷嗷待哺,奶奶从没跟我提过她当年死了丈夫,一个人带着这么多孩子怎么熬过来的,只是偶然从我爸的口中得知,那时候一家老小白天挣工分的挣工分,上课的上课,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晚上齐刷刷地搓麻绳卖。我想那时候应该是她最饱受磨难的时候吧。 奶奶喝得酒,吃得肉,每顿晚饭必喝一杯白酒,她说喝完酒就觉得浑身力大如牛。喝完酒,头一晕,躺床上立马就着了,没过一会儿,就鼾声四起。 印象中,奶奶是个不算要强但是从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她无欲无求,从不怨天尤人,因为她知道怨了也无济于事,她有5个孩子,然而这5个孩子都过的很贫穷,所以她也不指望在老年享儿女福啦。年轻的时候,她在忙碌自己的孩子,她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是她能给的都给了他们。哪家做大事了,比如盖房子、办婚事的,她都会放下自己所有的事去帮忙,哪家生小孩了需要她帮忙带小孩时,她也毫不犹豫地把小孩接过来扶养。 
奶奶好不容易上趟城,去了城里正在开小饭馆的大伯家,大伯母和奶奶吵架也吵得很凶,都是为钱,大伯母说奶奶没为他们家做过什么,白吃白喝。 
正像农村村剧里演的讽刺小品那样,养了很多儿子,到老了去哪家都待不下去。这种现象在农村早已是司空见惯,旁人对这些都已很麻木,没什么可说的了。 大伯和大伯母也是一年到头像牛一样任劳任怨地做活,他们早上4点多起床卖早餐,白天卖中晚餐,晚上熬到十点多钟才睡觉,只为儿子能在城里买得起房娶得起媳妇,但是长期的劳累使得大伯母患上重病,卧床不起。真是应了那句话,年轻的时候那生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拿钱换生命。如今,二伯也因为常年累月的劳累而患上重病,一做事就全身疼的直倒地,生活也是捉襟见肘。一个家族的命运注定如此吗?真的好不希望身边的亲人再患什么病的了啊!人啊,真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的路上,一定要顾上自己的健康。 农村的养老矛盾处处可见。农村人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地劳作,他们有的去大城市当农民工,有的去工厂一天12小时日夜颠倒地劳作,有的漂泊在城市的街头摆起了小摊贩, 有的留守在农村,经营着土地,经济形式不景气,他们也没多少存款。过年了,很多人很想好好给足自己年迈的老父母,无奈自己也没有,拿什么去给呢?他们还得顾足自己的儿女,于是很多矛盾就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这么卖命的奔生活,可是生活总是过不去,得过且过,那么我们的经济都去哪里了呢?财富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物价在上涨,对富人来说没多大的影响,最受影响的还不是穷人,很多时候我们连最普通的东西都买不起,会嫌贵,贵在何处? 扯远了,回到正题。 人们只知道生男孩,丝毫不会顾及年老时被几家孩子争扶养多少的问题,这也是贫贱家庭百事哀啊!谁叫奶奶生的孩子没一个不穷得叮当响的,奶奶也只能认命,也不指望能完全依靠她的孩子们了,她搬进我二伯家将要废弃的土房子里面,一个人生活。 我看得出大伯、二伯、我爸、四叔他们虽然都是在贫穷线上挣扎,但还是很想让奶奶过的好点的,他们都是瞒着自己老婆偷偷给奶奶送吃的用的还有钱,当然,四叔腿脚不便后没给奶奶送过钱。 
奶奶的一生平淡如水,辛苦的劳作,无所谓回报,这是很多农村人的写照。如今奶奶也是快奔90的人了,活到这个高龄还未曾真正享过福。希望奶奶能健健康康的活着到能享到福的那天,真希望我能让她在生前享点福!真希望千千万万个像奶奶这样挣扎在贫穷线上的的爷爷奶奶们能老有所养,不再为贫穷奔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