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造就光棍?物欲下的“文明”罪恶 
2015年,中央电视台以《陇东婚事》为题,对甘肃庆阳农村高价彩礼做了报道。节目揭露,有的彩礼甚至高达15万元。 彩礼只是婚姻花销的一项,一桩婚事要办完,还有办酒席,买家具、家电等开销。 彩礼其实是双方表示祝贺亲事的意思,男方给女方一定的彩礼,也表达了男方对女方的谢忱之意,这种礼节性的表达,没有买卖性质,其数额也可以随男方的家庭经济情况的高低而决定。彩礼逐渐演化,性质完全变了样。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女方漫天要价,婚姻的买卖性质不受制约地浮出了水面。 高价彩礼无疑给农民光棍“脱光”制造了门槛,加剧了更多光棍的诞生。 
村庄的存活在人。谈及村庄,关键的是人。人类有两大生产任务,一是自身生产,一是为人类自身存活而开展的物质生产。而光棍问题是关乎人的繁衍的根本性问题。光棍问题不论城乡都有,产生光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贫困,这一点城乡一致。 在崖边村,一个男子如果到了 25岁难以结婚,那就意味着已经发出了危险信号;如果一个男子 28岁或者 30岁还没有结婚,那就意味着打光棍已成定局。 从调查来看,崖边的光棍主要集中在 80后人群。截止 2013年底,崖边共有 70后光棍 4人,80后光棍 15人,90后人群中,有些已经结婚,符合结婚年龄仍然没有结婚的人达到了 4人。 
源于 1990年代“井喷”式的社会流动,女性在流动中融入城市的概率远远大于男性。女孩子一旦到了城市,城市比农村优越的生活条件,会对她们产生无法想象的诱惑。 她们做梦都想留在城市。 20世纪末,用传统的方式嫁到乡间的女子越来越少,大多是嫁给了远离乡村的地方,要么城市,要么离城很近的城郊。农村少女们被城市乱花迷了眼,大批留守农村的青年从此很难找到伴侣。 
社会价值观念的裂变,促使所有人向金钱、享乐、物欲看齐,这也是导致光棍问题日趋严重化的原因。一切人都向金钱、享乐移动,婚姻不再以追求幸福的爱情为前提和归宿,女性为了享乐可以抛弃自己应该拥有的幸福爱情,转而追求华丽的、奢华的、虚无的生活,甘愿委身物欲。而男性只要有金钱基础,可以任意践踏一夫一妻制的规则,用金钱挥霍自己贪婪的欲望,不需要任何纯真的爱情来支配自己。那些有钱的人可以有成堆的女人,而没有钱的男人娶不到一个老婆。 这就是私有制下一夫一妻制“文明”无法掩盖的罪恶。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