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社会价值观迫使农民转业,敢问:农民都去哪儿了?
2016-04-25   来源:锦州农批网  作者:umeicc.com   字体:【 】  浏览:31次   评论:0

有数据表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计四千万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每天有20个行政村从中国版图上消失,农村趋于老龄化,青年人在农村越来越罕见,老人和孩子死守村落。村里的地没人种,只好卖掉,或者建房子,如此恶性循环。农村闹起了“农民荒”。可能很多人会说,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了,可恰恰城市里也闹起了“民工荒”。

那么中国的农民都哪去了?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除去留守儿童,正常成年劳动力中,一对46岁的夫妇是最年轻的。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住人口216人,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因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

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特别是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外流虽然有助于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但是却给整体农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务农劳动力极度缺乏,留守儿童情感和教育缺失,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增高等。

同时,缺失足够的劳动力,农村土地撂荒恶性循环发展,严重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湖北省滨湖村,由于种粮效益较低、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农民基本无心种田,甚至以卖地为生,全村抛荒耕地面积占全村的四成以上,这还不包括一些“隐性撂荒”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

“娃娃越来越少”

近年来“娃娃们越来越少”,乡里一个青年村民介绍说:“我记得我姐姐读书的时候,我们小学,都是50-60人一个班,现在我们800人口的村小学,今年3个学生,一个老师,只开到3年级。”

数据表明,农村小学生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第二个是外出务工青年夫妇带走一部分儿童进入城市;三是乡村学生转到县城、城市等教育条件更好的地方上学。

Tags:农民转 敢问 农民都 责任编辑:umeicc.c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城会玩,农家乐让农民脱贫致富 [下一篇]一个吃饭的时候,如何表现得不孤..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