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你们村里的祠堂一定有这个东西,看完不得不服
2016-06-21   来源:巴彦淖尔农批网  作者:月光莫利亚   字体:【 】  浏览:37次   评论:0

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汉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

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祠堂是每个村落必有的建筑,不论其规模或重要性都是其它建筑无可替代的,一般都是由村中大姓族人出资兴建。祠堂的地理位置一般在整个村子的正中央,而且是地势较高的地方,与其他民居成众星拱月之势。

村里的祠堂是冷清的。

如今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年轻人渐少,村里生气黯然,更何况是供奉先祖的祠堂呢。庆幸的是,每一个村子都会推选出一位老人担任守祠人,守祠人在村里人眼里是一份荣耀,是最接近祖先的人,甚至有的守祠人扮演着传递祖先口谕的媒介。守祠人通常住在村祠的耳房,负责每日的供奉及打扫,也负责主持一些日常祭祀。

祭祀节庆的祠堂是热闹的,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焚香点火祭拜祖先。那一天,祠堂的上空扬起阵阵青烟,鞭炮声甚至儿童的嬉戏声隔着马路都能听见。热闹是一群人的,孤独却是一个人的。平时陪着守祠人的只有白天的鸟鸣和深夜的蛙叫。

祠堂前面必有池塘

祠堂前的池塘,学名叫做泮池。泮池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种水池的名称,一般呈半圆形,功用为具有防灾、调节气温及风水得象征意义;上架拱桥正式名称为泮桥。泮池意即“泮宫之池”,根据周礼,天子太学中央的学宫称“辟雍”,四周环水;诸侯之学,只可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因孔子在后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为规制,修建于孔庙大成门外。

除了风水格局的考虑,还有重要一点,泮池是村民希望本村子弟能够在科举中金榜题名的精神寄托。

灵魂最后的圣殿,走向破败

从表面上来看,兴建宗祠似乎是为了祭祖的方便。但是,墓地与宗祠的区别,是阴宅与阳宅的区别,在于阴阳两界,人鬼殊途。也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他们更愿意把已故的先人从冥界请回阳世,让先人的魂灵端坐在阳宅之上。巍然耸立的宗祠象征着存在,而不是消逝,象征着复活,而不是死去。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而南方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本文旨在唤起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重视,无奈在众多标题党的围剿下,斗胆写出如此浮夸的标题,见谅。

以上

(作者林逸群)

石城山上的独臂老农的善举,我为你点赞

盘点山上吃了一辈子忘不了的小野果,你小时候摘过吗?

对不起,我要去山上种家具了,别找我了!

Tags:东西 责任编辑:月光莫利亚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石城山上的独臂老农的善举,我为.. [下一篇]农村父母为了儿子有面子,让四个..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