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以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土十条》提出,到2020年,我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土十条》的出台将给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想象空间,普遍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政策红包有多大 华泰证券指出,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测算土壤修复“十三五”内市场空间在1100亿-5900亿之间,2017年至2020年市场产值CAGR可达80%-200%,其中中性情景下市场空间约3400亿,远期完全治理的市场空间巨大,达到7.4万亿元。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新签订单约21.28亿,体量尚小。整个市场参与者渐增,但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谁能拿到这个大红包 《土十条》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 而近几年,众多资本和企业也瞄准土壤污染治理这一新兴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纷纷进入土壤污染修复行业寻找发展机会。环保部了解到,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从业人员从约2000人增加到近1万人;项目数量累计达300多项。总体来看,从技术储备、人员队伍等方面,基本具备产业发展的基础。 实施《土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这些任务措施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如何拿到这个大红包 《土十条》带来的红包巨大,怎样做才能分得一杯羹? 《土十条》提出控制农业污染,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灌溉水水质管理。 哦,这句信息量好大。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再不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可就真卖不出去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近年来被提及较多。很多大企业也都上马了相关设备。但是,如何让这类环保设备在行业内普及,还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其中的市场空间可以想象。灌溉用水要在节水和水质两方面上下功夫。 
此外,《土十条》还提出,对受污染耕地不能简单采用弃耕或改变为建设用地等方式处理,需要按照“依土定用、土尽其用”的原则,采用农艺措施调控、替代品种种植、种植结构调整等方式,阻断土壤中污染物向农产品转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受污染的土壤一般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生物修复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化学修复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鳌合或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技术。 微信搜索“农管家官微”,关注农管家公众号,后台回复“土十条”,查看《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