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收购 德国医药与化学品巨头拜耳日前正式宣布,欲以620亿美元报价收购美国种子公司孟山都,且全为现金交易,力图在快速整合的农业供应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该收购案有望创下全现金收购案的最高纪录。 
拜耳23日首次公布了这桩收购案的细节,开价每股122美元,较收购传闻出现之前孟山都的股价溢价37%。有数据显示,总额620亿美元的收购案如果完成,将创下全现金收购的最高纪录,略高于2008年6月英博以604亿美元对百威的收购。这宗收购案也让同业陶氏化学和杜邦农业部门的合并计划相形见绌。去年12月,杜邦与陶氏合并,成为当时全球化工行业最大的一起并购交易。不知道拜耳收购孟山都之后,公司总值将达到多少。 消息公布后,孟山都股票在周一纽约市场收涨4.4%,报每股106美元,不过仍然远远低于拜耳每股122美元的现金出价,这意味着拜耳要说服孟山都同意收购可能难度不小。果然,孟山都24日宣布,拒绝德国拜耳公司此前提出的620亿美元收购要约,称自己的价值被明显低估,不过仍对收购持开放态度。 
孟山都在公司网站发布声明称,该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拜耳的提议不完全而且报价不足,不过公司仍愿意继续进行建设性对话,以评估能否达成一项交易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拜耳仍有可能被迫提高报价。但是,该公司的一些股东一直对这起收购案反应冷淡。 背景追踪-利益 据报道,拜耳的三大主业分别是医药、消费品医疗与作物科学(即农化),去年9月正式将前核心业务——材料科技分部独立出去。在剥离出材料科技业务后,作物科学成为了拜耳医药业务(2015年营收153.08亿欧元)之后的第二大业务,在2015年实现营收103.67亿欧元。拜耳此次意图收购孟山都显然是为了大力加码作物科学业务,动机主要有两点: 一、拜耳希望增强种子业务,以迎接未来潜力巨大的粮食供给市场。去年6月,拜耳已经完成了对印度种子企业SeedWorks的收购,帮助其提前布局印度这一人口巨大的粮食市场。而本次求购的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种子企业,无论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都在世界上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另外,从孟山都的种子产品线来看,其主要产品为玉米(占大半销售额)、大豆、蔬菜和棉花等;而拜耳目前主要产品依次为棉花、油菜、大米、蔬菜等,两者的产品线重叠不大。若能收购孟山都,拜耳将成为全球种子领域的绝对霸主。 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全球农化巨头之间的角力已进入白热化,可谓此消彼长。加之,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对农化产品的需求降低,这些巨头的营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购整合成为它们维持自身竞争力的无奈之举。

收购孟山都将是打造全球农业龙头企业不可多得的契机,同时将加强拜耳作为生命科学公司在这个长期增长型行业中的地位。预期本次收购将为拜耳股东创造每股核心利润增长,在交易完成后第一年实现全年中等幅度个位数百分比增长,此后实现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拜耳最初预期在第三年后,总协同效应带来的年收益贡献约为15亿美元,未来几年还会带来其它整合效益。 延伸阅读-转基因 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成立于1901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该公司目前也是转基因(GE)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其生产的旗舰产品Roundup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剂。近几年,关于其推出的转基因食品以及农药的安全性问题等,屡次将孟山都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此次拜耳收购孟山都的计划,无外乎为了日后公司转基因方向的发展。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作物(又称“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统计数据,2014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8个国家的1800万农民种植了1.81亿公顷(4.48亿英亩)的转基因作物。 如此看来,转基因的势头是越来越强劲,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市场,纷纷涉足。 
转基因作为一项现代高科技技术,除了日常食品,在医学领域,胰岛素和乙肝疫苗早已为众多的患者带来福音。但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太相关了,所以一直以来,对它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那么,转基因真的能占据市场么? 反转鼻祖-崔永元 反对转基因食品,国内最高调的应该就是崔永元了,每次农业部或者中国农大的柯炳生校长出来讲话,都能听到崔永元的声音。 2013年底,他自费去美国6个州,采访了专家、官员、医生、社会组织成员等人,讲述了他们各自对于转基因问题的观点,以及转基因在美国的真实情况。今年3月,他把制作完成的纪录片放到网上,68分钟的片子,免费播出。 
2014年8月,他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表示,“我支持转基因的研究,一个科学技术本身肯定是中性的,到应用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偏离,可用它干好事或者干坏事。我觉得转基因也是这样。从研究角度,我们要掌握主动权,不是拾人牙慧。但我反对转基因的商业化、主粮化。在科学界有争议的情况下,急着商业化,又不保证大家的知情权、选择权,这是我反对的。” 他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是反对者也大有人在。 官方回应-农业部 今年4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针对“农业转基因”问题的发布会,对国内的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解释与表态。发布会列举了9个问题,小编摘取其中一部分作为参考。 
关于转基因的传言,如“转基因玉米大豆致癌”“转基因玉米致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吃转基因食品导致不育”“转基因让你悄悄死去”等等,这些谣言完全是杜撰和编造的,毫无事实依据,全部被科学界一一否定。 虽然我国是大豆进口大国,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是转基因大豆主要消费国,大多数的转基因大豆还是在国外消费。同时进口时也会经过层层安全审批。 不管是从技术标准上或是程序上,中国对待转基因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 中国不存在所谓的转基因滥种现象,总体可控。 转基因大豆还没有成熟的品种,只是审批了一些进口的安全证书,在中国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还没有批准,近期推广种植的大豆都为非转基因品种。
事实上,面对转基因食品,人们持怀疑、抵制的态度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不仅在中国社会是这样,在欧、美、日等社会也不乏排斥和抵制转基因农作物的思潮。这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吃进口中的东西,还是谨慎点好。但是转基因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也不能因为它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就去盲目地抵制它,还需要科学、理性地去对待。当然,安全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 微信搜索“农管家官微”,关注农管家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更全农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