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粮王遭遇粮食价格低,想赚钱,还需这么做
2016-05-17   来源:上饶农批网  作者:扑街不乱发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导读:目前正是早稻春管时节,湖南稻农却面临着一场市场寒冬,2016年稻谷收购价格小幅降低,很多稻农手中积压着大量去年生产出的中晚稻,稻谷因储存不当而贬值,稻谷收购存在优质不优价现象。在重重压力面前,湖南省的部分种粮大户已经在朝着市场要效益,追求优质优价的道路上做着种种有益的探索。

“刘总,你的高档优质稻米顾客吃后反响好、销得快,明天你再给我送15袋来!”5月14日下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鹿饮泉超市秦老板刚刚装卸完新进的15袋大米,又再次急切地订货。

“在家是粮农,在外是老板”,送米的刘总是益阳市赫山区排口村的粮农刘进良。刘进良曾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的称号,2011年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可就是这样一位响当当的“粮王”,面对今年的粮食产销形势也犯了难。刘进良反映,这个季节,本该是早稻春管的重要时节,可现在的他却每天马不停蹄在外跑销售、送货。原因很简单:他去年种的中晚稻,至今还有400多吨没有卖掉。

刘进良的遭遇是湖南不少种粮大户的真实写照,正在经历“卖粮难、销价低”的粮农们盼望着早日渡过这个难关。

困境:稻农存粮较多出现低价甩卖

在湖南省部分产粮大县,像刘进良一样,现在家中有存粮的农户仍有不少。据不完全测算,赫山区大部分种粮大户到目前有40%左右的中晚稻没有售出。

而另一个产粮大县湘乡市的情况虽然相对好些,但也并不乐观。“全市去年生产50万吨中晚稻,其中商品粮约20万吨,目前仍有1万吨以上未售出。”湘乡市农业局粮油站站长李运生表示。

李运生说,其实往年也有部分头年的中晚稻存放到4~5月份才出售,但价格有时会比刚上市时每百斤高出十几元。所以,在去年中晚籼稻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很多农户不得不存留部分以待行情好时再出售。

“目前,常规稻收购价已低到90元/50公斤,而高档优质稻也难以实现优质优价。”李运生说,往年能卖到170元/50公斤的优质晚稻,今年价格却只有125元,本地没人收,还要自己运到100多公里之外的益阳市去卖。

两难:收购价市场价下跌生产成本攀升

2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

“相比2015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降低2元,降幅虽然很少,但却释放出一个信号,说明现在走低的稻谷市场价格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在种粮、售粮的路上摸爬滚打了12年的刘进良说,这是他2004年开始种粮以来,国家对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实行的首次下调,这样的信息引起他的关注。

一面是价格和补贴面临“天花板”,而另一面却是生产成本的“地板”在不断攀升。刘进良说,2004年,他刚开始种粮之时,主要化肥碳氨肥9.5元/50公斤,人工工资35元/天,中晚稻收购价是72元/50公斤;而现在碳氨达到45元/50公斤,人工工资达到150~200元/天,收购价虽然有所增长,却没有相应成比例地上升。

刘进良说,尽管这些年他已购入十几台农机实行机械化作业,人工投入已相应减少,但是由于农机磨损折旧快,坏了要钱修,修不好慢慢变成一堆废铁,所以每隔3~4年几乎就要更新一次,这样滚动式的投入也使成本回收变慢。

“今年的土地流转费用从去年400元/亩涨到450元/亩,1700多亩地,仅土地流转成本又要新增8.5万元。”刘进良道,尽管压力持续升级,但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大户都撂挑子的话,中国人的饭碗怎么能稳稳端在自己手上?”

对策:优质要优价还得在加工销售上做文章

走进刘进良成立的益阳兴农粮食产销合作社种植基地,从路旁到田间插着不少标牌:“转型升级找出路,脚踏实地创品牌”、“干实在农业,保人民健康”、“种高档优质稻,出健康美味米。”他把这样的决心装在脑海里,落实在田间地头。

标牌是今年3月立的,而转型升级的路子早已在探索和实践。刘进良说,这样的转型是现实倒逼的结果。

2013年,当诸多媒体聚焦湖南稻米重金属“镉”超标事件时,刘进良生产的合格大米也遭遇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冷遇。而那时,正是合作社种粮种得最多的时候,面积高达3900多亩。当年,他生产的2000多吨稻谷卖不动,直接亏损100多万元。

痛则思变。刘进良意识到,必须要主动转型,生产消费者认可的高品质绿色大米才能有市场、有销路。转型升级之路越发明朗:在粮食生产中,合作社逐年引进高档优质稻品种、采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2015年,兴农合作社生产的大米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要让稻米实现优质优价,还要在加工、销售上做文章。”刘进良冒着风险向农商行贷款300万元,购置大米烘干、加工设备,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按照现在的行情,高档优质稻只能卖120元/50公斤,每50公斤谷子可打出30公斤精米,而加工、包装后的高档优质米,售价可达到380元/50公斤,相当于每公斤优质稻售价提高了2元多。”刘进良给记者算细账。

现在的刘进良,除了每天在家盯着生产线上的大米加工之外,更多的时间他都驾着小货车奔波在销售的路上。“最初我直接把稻谷送粮库,发现粮难交;加工后我也尝试过网上销售,但发现电商平台销售对产品缺少面对面的了解和认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一时难以建立。所以,我现在采用直销直送的办法,让消费者信任我的米、认可我的品牌,并能口耳相传树立好口碑。”刘进良坦言。

贵不自贱

“就算一公斤谷少1毛钱,如果自己不拼一把,积压的40万公斤谷就少收4万元。”规模种粮12年,今年粮价如此走低,这对“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刘进良来说,无疑是一个残酷的挑战。

在困难面前,刘进良人如其名,不是选择退缩,而是选择用良知在坚守。用他的话来说:“虽然粮价贱了,但我们自己不能破罐子破摔。否则赔掉的不只是资金,还是种粮的拼劲、种粮的产业。”

为了不自贱,刘进良想尽了办法。生产上,当别人还在吐槽“中了重金属污染的毒、吃了镉大米的亏”时,他已经身体力行在产“健康米”,积极调结构,改种优质米,为了督促自己做到健康产谷,他在田里插上监督牌:干实在农业,保人民健康;为了“让好米自己会说话”,他主动申请将米送检农业部门,认证“绿色食品”。

营销上,当别人还在为“烘干机”发愁时,刘进良先走一步,投入几百万元不仅购置了烘干机,而且建起了一套加工设备,通过加工让米能够待价而沽;为了保证出米质量,每次加工时刘进粮都要待在现场监工,为的是不让工人“以次充好”;为了让好米有好价,从很早前的单送粮库到前几年的网上订购,再到如今的直送直销,刘进良费尽心思跑销路。在刘进良看来,直销直送,虽然跑断了腿,但消费者愿吃他的米就是图一个放心,他就是图消费者一个口碑传播。

诚如刘进良所言,在当下粮价遭遇短暂走低形势下,既要让相关方面看重粮食,又不能让粮农看轻自己,或许如此,才能让粮贱现象少发生、少伤农、少伤心。

合理安排售粮时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针对此次的卖粮难问题,建议加强对稻米、油菜籽市场的监测预警,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推动地方农业全产业链信息监测预警工作。针对2015年中晚稻和油菜籽库存偏多,大部分农户意向在5、6月份出售的情况,建议地方政府加大宣传,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售粮时间,避免集中售粮卖难情况发生。

完善农机补贴方式,提高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和有效性,合理扩大补贴范围,建立农业补贴与有效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将农机补贴尽量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粮食主产区倾斜。

重点推广应用抛栽、机插和免耕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统防统治,主攻水稻机械化插秧,逐步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进一步完善技术规程,简化农市操作程序,解决好双季稻种植强度大等问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更多更全农业资讯,关注农管家官微(微信号:nongguanjia6666)。

更多更全农业服务(找贷款、买农资、学农技、买卖产品),关注农管家科技(微信号:nongguanjia)。

您可以点击底部的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Tags:王遭遇 责任编辑:扑街不乱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头条!新一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来.. [下一篇]国内水果滞销,我们却依然进口。..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