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揭秘中国转基因发展真相:转基因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2015-12-03   来源:阿拉善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31次   评论:0

本文为农管家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农管家官微。

“小崔挂骂农大学生”、“记者辞职连吃100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三文鱼获FDA批准”,转基因再一次成为焦点。支持者、反对者各执其词,争论不休,转基因早已从科学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

简单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无疑,转基因技术是科学上一个伟大的进步,它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也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那么目前转基因的发展情况是怎样呢?

2015年是转基因商业化的第20年。

2014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815 亿公顷,年增长率为3% ~ 4%,比2013 年的1.752 亿公顷增加了630 万公顷。发展中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超越发达国家。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2014年,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是390万公顷,主要作物是棉花、木瓜、白杨、番茄、甜椒。美国仍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领先生产者,种植面积达到7310 万公顷( 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0%) ,主要转基因作物的采用率在90%以上。

除此之外,我国进口玉米不断增加,其中90% 为转基因玉米,并且消费的大豆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进口大豆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5% ,而其中90%为转基因大豆。

当然,每一项新的技术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一定会带来风险,关于转基因技术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关注和争议的最广泛的。

下面我们看看转基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

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对于转基因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中国转基因是怎样的存在呢?

目前,我国是唯一采用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方法的国家,也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定性标识,以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目前国际上对于转基因标识的管理主要分为4类:一是自愿标识,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二是定量全面强制标识,即对所有产品只要其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阈值就必须标识,如欧盟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0.9%、巴西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1%必须标识;三是定量部分强制性标识,即对特定类别产品只要其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阈值就必须标识,如日本规定对豆腐、玉米小食品、纳豆等24种由大豆或玉米制成的食品进行转基因标识,设定阈值为5%;四是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即凡是列入目录的产品,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由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的,必须标识,我国属于第四种。

尽管我国进口的大豆和玉米逐年增加,但国内转基因主粮作物的生产至今尚未实施。如前文所说,转基因技术掌握在几家跨国公司手中,目前,如果在中国推进转基因,这些转基因公司将会很快进入我国种子市场。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2014 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从1996 年~ 2014 年,转基因作物在全世界几乎30 个国家的数百万农民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采用率。这些农民做出超过1 亿次种植和再次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独立决定,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8 亿公顷( 相当于美国或者中国总面积的180%以上)。

面对更少的农药化肥使用和更低的人力成本,很多农民愿意种植转基因作物实现增收。可以预见未来转基因种植的面积将会继续增加。

因此,我国发展自己的转基因育种技术迫在眉睫。今年11月26日消息,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建设项目近日落户三亚南滨农场,项目用地范围总面积3200亩,将为我国转基因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设施和环境,同时填补南繁转基因作物在商品化生产应用后缺乏长期系统检测与监控的空白。未来,我国转基因技术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了解更多农业那些事儿,希望关注农管家官微(nongguanjia6666)!

Tags:国转基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程序,值得收藏! [下一篇]那些年,农村孩子上学带过的饭盒..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