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教你卖粮大妙招!
2015-10-19   来源:乌鲁木齐农批网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面对种植利润降低的现状,农民有心理准备么?目前又该如何应对?

其实卖粮也有妙招

把握出售时机

今年玉米价格将基本处于低位运行,因此农民朋友不要对后市玉米价格抱过高期望。不过,随着11月东北玉米临储收购的启动,或对市场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不急于变现的农民朋友,要做好玉米的保管工作,尤其注意防止发生霉变,可以等待11月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启动、玉米市场价格稳定后再出售。

转化增值,降低风险

一些农民已在想办法应对了,比如,把玉米加工成玉米花,一斤玉米加工的玉米花就能卖到两块五左右,还有一些人准备养鸡养猪,使玉米转化增值,降低风险,增加收入。

寻找更高效的种植模式

如今的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更高,选择空间也更大,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寻找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作物,无疑是明智的选择。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的种植户孙德刚明年打算转变种植方式,种植经济作物,防止粮价低给他带来风险。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副场长张秀国则表示种植结构要调优,可向马铃薯,一些经济作物,一些豆类上发展。

小编特整理了几个案例,供农民朋友参考:

1玉米兄弟400亩地卖500万元

中秋国庆时节,玉米兄弟的玉米卖得很火,网上接订单、包装玉米、交物流公司……玉米棒子从忻定盆地飞向全国。玉米兄弟快乐地说,今年销售最好,卖得快卖得火,400亩玉米卖了多一半,估计12月能全卖完,差不多能卖到500万。

玉米兄弟是张世元、王勇峰的网名,也是他们玉米的商品名。张世元是玉米哥,王勇峰是玉米弟。俩人生在农村,学校毕业后在城市打工,小有积蓄后决定回乡创业。在我国玉米主产地忻州承包200亩土地,又和农户签订200亩玉米种植销售订单,在400亩土地上搞“互联网+玉米”创业。“我们是新农人,不走老农种玉米路子,要用好用足互联网工具。”玉米哥说。

玉米兄弟种植加工玉米主打有机特色牌。选择基地远离工业,在山脚下、温泉旁;主打产品是黑玉米,富含花青素,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田间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施农家肥,人工除草,采用灭虫灯、诱虫板等物理和生物灭虫,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管理田间;采用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全程无任何添加剂,特别是首创带皮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玉米原味。玉米弟说,2014年通过国家部门验收,在真空玉米行业里第一家拿到有机证书。为此,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异地实时监控系统,全国各地客户能全程24小时在线观察玉米种植管理,让大家吃得放心安全。

玉米兄弟作为新农民,销售主要依靠互联网。“商品名原来叫忻州糯玉米,发现名字没有新意,多方求教改成‘玉米兄弟’,这个名字顺口易记。”把俩人卡通头像设计LOGO;举办两届玉米节,邀请全国客户到地里品尝玉米,增强销售互动;开通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撰写网络风格文章,宣传产品;通过朋友圈或沙龙,听取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包装建议,和客户共同提升品质。”张世元说,“这些做法,实际是互联网理念,增强商家和客户互动,产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玉米兄弟打有机特色牌、网络互动销售,让400亩玉米卖了好价钱。“老农民种的玉米,1亩只卖到1千多元,但我们的1亩却卖到1万多元。这是老农民和新农民的区别,也是种地和创业的差异。”张世元说,有机种植产量不大、但品质好,一穗玉米卖八九元。我们和客户一笔一笔算成本,解释贵的原因,多数顾客乐意购买。

2从一张表格看一位种粮大户的“工业化思维”

尽管眼下玉米收购价偏低,普通农户玉米出现卖难,但河北省成安县种粮大户李波的玉米销路却不愁。用“工业化思维”种粮的李波笑着说:“我的玉米品质在周边地区数得着,产得又多又好,大的公司直接从我这走货。”

传统农业生产中更多的靠感觉、凭经验,而工业生产讲究标准化、程序化,记者近日在成安县采访时巧遇种粮大户李波,闲谈中他自制的一张玉米烘干表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李波从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进行大田作物种植,之前从事建筑行业,短短三年,流转土地从几十亩到5000亩,规模化程度在当地数一数二。

走进他的玉米存货场,发现金黄的玉米棒子堆满了院子,脱粒机和烘干机开足马力轰轰作响。

“现在的玉米刚打下来,水分还比较大,一般的农户靠自然晾晒,而我这里有大型烘干机,机器烘干的速度显然比晾晒快。这还不止,即使一些大户有烘干机,但是我烘干的技术是标准化流程,水分控制更合理。”

在记者追问下,他给记者拿出来一张玉米烘干记录表,表上七栏,分别是时间、炉膛温度,热风温度、排粮转数、出机水分、故障、备注。记者看到,在这表格中,每隔半个小时,在对应栏目中都有数值记录。

李波说:“这是我的秘密武器,玉米烘干是个技术活,一样的机器,不同的人操作,出来的效果大不同。烘干的轻,水分达不到标准,烘干的重,玉米表皮就焦了。如果光靠肉眼来判断,不好把握。”

“我要求,工人每半个小时记录对应的数值,粮库收粮要求水分不超过15%,而一些收购企业要求水分在13.5%。为什么要做成表格,就是便于精准控制水分,不管哪个人来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记者来到烘干机旁,操作员把取出的一份玉米样本通过水分测定仪进行测定,“足够的数据,合理的时间间隔,才能保障水分的合适含量。”李波说。

李波说:“我做了多年建筑行业,形成了凡事要有流程、要有数据的习惯,如今种地也正在从门外汉向老把式过渡呢。”

3玉米芯变成香饽饽

“我种了20多亩玉米,光玉米芯就有4000多斤,以前玉米芯当废物烧掉,没想今年成了宝贝,很多人争着要。”10月10日,在汝南县板店乡冯屯村一个晒场内,在往机动三轮车上装玉米芯的张守清满脸喜悦,他刚刚把玉米芯卖给了三轮车主,额外收入了800多元。

“去年我收的玉米芯就用不完,没想到今年栽培平菇的人有这么多,玉米芯成了‘香饽饽’,我还得四处上门收购,现在收的玉米芯还不到需要的五分之一,我还得再联系几个村。”平菇种植大户彭新良边发动三轮车边说。

板店乡是玉米生产大乡,年种植玉米5万多亩,产生玉米芯约1000万斤。为拉长玉米产业链,盘活玉米芯资源变废为宝,近年来,该乡把发展平菇栽培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平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栽培平菇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秋收后农民大量丢弃和焚烧的玉米芯是较好的栽培原料,经过粉碎后添加水和辅料,发酵后进行塑料袋栽培,不需特殊管理,40天即可进入采摘期,一斤玉米芯0.2元左右,每斤干料可产鲜平菇1.5斤,价值5元左右,袋栽平菇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收入稳定。板店、柴庄、仲庄、苏庄等村群众纷纷利用废弃房舍、大棚、庭院、林下空地栽培平菇,玉米芯成了平菇种植户的抢手货。

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今年玉米临储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没法再像往年那样,只涨不跌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今年,终于打破了临储价格的惯性上涨,第一次下调幅度超过10%,一位国家相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玉米价格改革的先兆,今年权衡各方利益,把临储价格调低了,接下来,还有更硬的骨头要啃。

从全球来看,政府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是普遍的做法。比如美国,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直对棉花进行补贴,最高的时候补贴量甚至超过了产值,相当于农户卖1块钱,国家补贴1块多,直到去年,美国棉花产业已经牢牢占据全球市场时,美国政府才取消保护,不去刻意保护棉花产业。再比如日本,对大米绝对保护,日本的大米价格折合成人民币都几十块钱一斤,原因是国家收购价格就很高。回过头来再看我国的玉米价格政策,下一步到底会走向何方,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毫无疑问的是,兼顾农民利益,坚持市场化的规律,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是一个基本方向。

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如今的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更高,选择空间也更大,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寻找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作物,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祝愿他们明年在丰收的时候,更能获得收入的增加,挣到更多的钱。

Tags:全线下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褚橙预售场面火爆,褚时健亲自分.. [下一篇]农业部欲推进“农药零增长”,禁..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