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疯狂的蓟马(上篇)
2016-04-23   来源:南昌农批网  作者:信鉴科技   字体:【 】  浏览:72次   评论:0

图文 | 林崇彩

蓟马是个老生常谈的事了,与芒果露水斑一道成了果农心头恨,但又无奈,如何去防治,总是让人摇头并感叹。曾经在三亚涯城的果农朋友说,在蓟马爆发的高峰期,在家吃饭时,不一会儿,汤碗的表面都是一层的蓟马浮尸,苦笑称每天伙食都以蓟马汤为主,所以每餐把饭菜做好,快速的端进房间。后来只能在房子四周都围上细密的纱网来减少困挠,看来并非是传说。蓟马是目前芒果管理的顽疾,修枝后很关键又很棘手,让新梢健壮是来年丰收丰产的前提。蓟马防控近年越来越难,难到让果农无从下手到一脸茫然,为何小小的蓟马如此疯狂?来谈谈蓟马的生理特性及管理上的误区。

很久以前,用5%吡虫啉或阿维菌素都能轻松应对,可现在无所不用,还是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要了解蓟马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观察芒果梢期的生长特征,针对某些杀虫剂的抗性,敏感,持效期等等的了解,加以合理的混用,轮换使用来减少蓟马的抗药性。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昆虫纲缨翅目。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为害芒果幼嫩组织,口器是锉吸式,就是把芒果表层锉开然后吸取汁液。使生长叶片褶皱,萎缩,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来年的产量。花期为害三天可把正常的花朵吸食干枯,造成不座果。幼果期锉伤果皮,使角质层结痂粗皮,病菌顺着伤口进入果皮产生病果,抗病性大大降低,严重甚至脱落,湿度大早晨有露水的位置,被锉伤的果皮呈黑色。干燥的果园果皮呈浅褐色,后期易修复。无论如何,被蓟马为害的果皮,成熟后都有粗皮现象,造成品相不佳,价格也相应的降低,果农也为此损失不少的经济利益。

观察蓟马的繁殖规律,在海南一年四季都有蓟马为害,一年可繁殖15-18代,各代重叠交替,正常生命周期为20天左右,单性繁殖,若虫无翅膀,只能爬行,成虫长出翅膀可短途飞行,随风向迁徙,在表土层产卵化蛹,喜干怕湿,所以一场透土雨,可以使卵孵化失败,成虫被淹死,造成断代,虫口密度大幅降低。气候大环境的变化,近些年海南芒果花期,小果期,嫩芽期基本都是干旱的季节,所以蓟马在优越的天然环境得到了暴发式的繁衍生息。雨季又是控梢的季节,叶片老化,蓟马为害基本无碍,所以一到旱季,果农们对付蓟马也更加的头疼。

蓟马活动规律与取食习性,气温在18-30度之间,蓟马活动率最强,吸食也最为活跃,18度以下活动率就低,30度以上取食明显下降。喜阴怕光,在阴天,无露水的早晨与傍晚为害高峰,中午则躲在叶片背面聚集,阴凉处取食。一个物种处在食物链的上端,被食用的物种基本都是弱者,蓟马也一样,对弱树吸食是更加的喜欢,因为弱树抗性较差,叶片的角质层较薄,容易锉开吸食,对锉开的伤口愈合时间较慢,所以成群结队都来对弱者的围攻。一旦有一只蓟马吸食成功,叶片分泌出汁液,这种信号向四周传播,下一只再来延着旧伤口锉开也省了不少的力气,就像割橡胶的原理一样。因此增加树势,来对抗蓟马也是有效的。

因为篇幅的关系,上篇就写到这,下期来探讨,蓟马的进化,蓟马的抗性,各种药物对蓟马杀灭的原理及效果,化学防治的误区,芒果梢期生长与蓟马为害的规律,如何更有效并长期的治理。

欢迎关注“农民哥芒果种植”微信:nomge02(长按复制)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但禁止转载与商业使用,违者每篇每次使用费1万元。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蓟马 (上篇 责任编辑:信鉴科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亚市海棠区芒果协会成立 [下一篇]疯狂的蓟马(下)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