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乡村”头条号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河洛乡村”走访洛阳周边农村,反应乡土风情。 话说这天,远远看到一片金黄,煞是耀眼,仔细一看,原来是农田里的油葵花开的正艳。大片葵花花海就在公路边上,已经吸引了不少路人停车拍照,公路边上的树荫下面也有人在卖冷饮之类。 
借着买水的功夫,和老乡聊了一会儿天。本来以为,今年洛阳比较干旱,油葵产量不错,因为那些花盘看起来都不小。 老乡说:“不行呀,要是搁去年还差不多,现在太旱了,墒水跟不上,肯定减产。”说着,老汉拿起旁边一个葵花花盘,给小编看,的确,中间的有些已经泛黑色了,边上的还都是空的箅子呢。 怪好的花盘,怎么就摘下来了呢?小编不解。 
老农一脸惋惜,有些愤恨:“现在的人呀,真是不主贵,净糟蹋人,你看这,都还不熟来,都开始崴,也不知道都是饿死鬼托生的?” 顺着一位50多岁女性农民的指引,我们来到田边,只见靠近公路的一侧,十几排葵花(大约有一二百颗)已经被人崴掉了,有的是摘去半边花盘,有的是拦腰崴断…… 正说着,一辆旅游中巴停了下来,一蜂窝下来不少女人和老人,刚开始还是在路边拍照,接下来就如饿狼看见小绵羊一般扑到葵花地里,附近的老乡们赶过来大声吆喝,却有一个操外地口音的女人,带着墨镜,手里拿着几朵葵花,一边嘟囔着:“要你们两颗葵花怎么了?不是你们专门跑去宣传,老娘还不来呢?乡巴佬!” 
……小编很是无语,这他妈标准的强盗逻辑不是? 现在农村里大部分都是没有其他收入的“留守老人”,单纯粮食种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地方可能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油葵的种植,一方面能带动乡村旅游效果,同时葵花籽也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农民心性变了,不再淳朴善良了,可是照这样糟蹋农作物,农民也只能保护自己了。 回程再过的时候,发现有些农田的边上,已经架上了防护网,再想到花海中央拍照,农民已经不欢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