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授权“河洛乡村”头条号、微信公众号,转载需联系】 
小时候,父亲在生产队工作,也就是俗称的“大队干部”,他最常穿的,是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上衣。 我出生在豫西的山区,似乎新鲜的物品到了这里,都要加上一个“洋”字,才能显示它跟本地出产的区别。 80年代初期,村里人服装的主要色调还是以蓝、灰、黑为主,男人们的标配是中山装或者黄军装,而女人们大多都是黑色大襟的“布衫”,只有小孩子们,也就是当时的我们,能够过年时候买一些有碎花的“洋布”。 
父亲接任村长的时候18岁,当过两年兵。奶奶说,村里开挖浇灌水渠,他总是红旗下面干的最欢的那个。 父亲身上总有一股汗臭味,然而这些并不影响他一回来就让他抱,作为家里唯一的姑娘,哥哥只有旁边瞪眼生气的份儿了。 让父亲抱,也是有阴谋的,后来的我才知道,当时的小阴谋他早就知道。 他那身中山装有六个口袋,其中一个总是装着本子和笔,其他的有些空着,大多时候,至少一个口袋里总能掏出一些吃的,花生、大枣、豌豆角或者是糖果、核桃…… 
我知道父亲吃饭前口袋里还是空的,出去来个会回来,口袋里就有了宝贝,难不成他会魔术不成? 他的魔术,我没有学会。 现在条件好了,也没有再翻父亲口袋的必要了,那天,给他洗衣服,又从他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很小的镜子和几块糖,镜子的背面是我小时候的合影。 
问他,他说不上来什么时候装的,的确,那几块糖已经软化成一坨了。或许,他的心里,还在等待那个趁他抱着时候偷偷摸口袋的小姑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