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乡村”头条号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都说:母不嫌子丑,狗不嫌家贫。农村里有很多家庭,历尽千辛万苦把孩子拉扯大,往往自己也就累的一身病了,然而,孩子长大后,孝顺不孝顺就不是老人们能够决定的了。 那一天,小编访友途经河南省三门峡陕县,见到这样一对老夫妻,心里顿时就哇凉哇凉了。 省道边上,几孔废弃的窑洞,突然看到一孔窑洞门口竟然有两个人。小编心说,这俩老人不要命了?来这么不安全的地方干什么?
本来想停下来劝老人离开,走近了才知道,这人竟然就是老人的家。一孔残破的窑洞和一些树枝简单搭建的窝棚。男主人还是残疾人,难道他们是“拾荒”人吗?
屋子里阴暗潮湿,有一股浓烈的霉味,都是一些老旧的家具,就没有一样现代化的电器,就连电灯也没有。
老人说,他叫郑上锁,73岁了,他们夫妇一直生活在这个窑洞里,前几年修省道的时候,窑洞被拆掉了一部分,路修好后,他自己用石头垒砌了一下继续住了下来。
老人的屋子里漆黑,一盏没有点亮的灯,油还是修省道时施工队给他留下的,就这老人也不舍得点,实在太黑了才用。老人的窑洞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通电,更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摸样,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打开相机闪光灯,拍摄了老人的窑洞内景,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破棉被已经多年……
老人生活艰难,当地政府给两位老人申请有最低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老人说,这点钱平时就买点面,吃个馒头维持生命,甚至连盐巴也舍不得买,因为年纪大了加上身体疾病缠身,吃药成为一项最大的开支。
我们看到,老人的腿严重变形,加之窑洞里有点潮湿,老人说关节炎痛疼难忍,走路都成了问题。

最让老人绝望地是,上完大学后的儿子,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家,再也没有来看望过他们夫妇……一晃十年过去了,老人愈发的行动艰难,唯一能依靠的儿子却丢弃下他们不见。 
老两口在大山里绝望地等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