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天看电影,村里放电影跟着大人一通小跑,最多的是革命电影,最喜欢的是武打片,有木有?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村里,老实的那个孩子,总是山羊,对不对? 
推桶箍,钢筋圈的都不能算,话说真正的木桶桶箍你家有么? 
豫西大部分叫“办瓦屋”,先把泥巴捏成窝状,吹两口气,摔在别人家墙上,看谁的声音大,你玩过? 
抓子,出丑的总是男生,学校还举行过比赛,你参加过没有? 
“编、编、编花篮”后面怎么接? 
“盘脚盘,盘三年,三年点,告老蔫,老蔫带个皮帽子,呼呲呼呲两道子……”你还会吗? 
冬天靠在学校的土墙上,喊着号子,“挤油挤油,谁的裤子破了谁发愁……” 
斗鸡,强过广播体操的健身游戏,练就了不少小伙伴的平衡能力。 
打弹子,还有"破元"(不知道那两个字该咋写,人站在两米开外,扔硬币谁的滚到小坑里谁赢。) 
比画片,究竟怎么玩,小编不会,当时家里穷,买不起“熊毅武”方便面,就没有画片。 
有个歌里唱的“机器零,砍菜刀……”他根本是错的好不?洛阳这样说:“鸡子翎,抗大刀,您那边的赶快挑,(你挑谁?)我挑……”这是模仿两军打仗的。 
猜交,谁坏了挂鼻尖,能玩半天,是不是?刮小美女的鼻尖,最得劲。 
用蜘蛛网粘”马知了“,大中午的跑一头汗,一会儿去河里洗澡,你去了没有? 
压垛,爬人家麦秸堆上,使坏的挖一个洞,拉一泡,等别的小孩踩一脚,是不是你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