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都是回忆!那些80后、90后记忆中的秋收景象!
2016-09-02   来源:乌海农批网  作者:低炭哥   字体:【 】  浏览:52次   评论:0

又是一年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又是一年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此时,你嗅到丰收的味道了吗?你还记得小时候秋收的场景吗?今天一起来追忆,那些年,我们记忆中的秋收景象。

小编犹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麦收的时候有麦假,秋收的时候有秋假(一直过了好多年,小编都以为这是全国通用假期,囧),每到收棒子、收花生的季节,学校就放假了,回家帮忙干活去啦!(是不是暴露了年龄)

在还没有农业机械的日子里,那个时候的小学生,都已经是家里的劳动主力了(哪像现在的小孩,上到了高中,都没去地里干过活)。每天天还没大亮,爬起来帮忙做早饭,等着早饭做好,家里大人已经收完多半亩了。吃完早饭就跟着去地里掰棒子去了。

那个时候收玉米的流程是酱紫的:先把棒子叶子拽下来,捆成捆,留着喂牲口,对它们来说,这可是很好的口粮;然后一个人两行一起开始掰棒子,这可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谁要是掰得又快又干净,一定就是偶像级的人物(小编印象中,一直都是老爸掰得最快了),这个过程中,有的把棒子扒皮后再掰下来,有的直接掰下来,然后拉回家统一扒皮(所以这段时间的熊孩子也都老忙了,犯点事都被要求去给棒子扒皮)。

虽然这个过程中要掰棒子、扛棒子、拉棒子、扒棒子,但是过程还是老愉快了的。比如,比较嫩的棒子可以掰回家煮了吃,弄点柴火烤着吃:

比较嫩的棒子秸秆,还能当甘蔗吃:

而且,这个时候天已经不太热了,还恰逢中秋节、国庆节各种节期间,往往会各种杀鸡宰鱼,吃得也还是棒棒哒,累点就累点,还是开心加愉快的喽!

再来说说,刨花生。在小编的印象中,收获成本最高、最让小编无能为力的,当属刨花生。不管你刨不刨,它就在那里,就是不出来,不管你摘不摘,它就在秧上面,就是不下来,就是不下来,所以,这个过程简直就是煎熬!!!

刨花生的过程是酱紫的:先用一个不知道学名叫啥的刨东西的工具(真的不造学名叫啥),把花生刨起来(这个过程要求稳、准、狠),然后后面跟一个人把花生上的土抖下来,然后还要扒扒土,然后把埋在土里的花生给寻出来(是不是很像寻宝),然后把花生秧排排摆放整齐,等待着下一步的“宰割”。然后就是把花生甩下来,或者温柔地摘下来了。话说,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活。从花生出土到晾干,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啊。

不过,刚刚收获的鲜花生,放些花椒和盐,煮熟了,简直是人间美味啊,要比著名的烧烤摊的“花毛一体”美味老多倍了。没在农村收过花生,真的不要轻易说鲜花生很好吃。

当然啦,秋天的收获,还有割黄豆,还要拾棉花,还有收高粱……那才是真的收获的季节。虽然累些,但是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收回家,真是满满的满足感啊。

说到这,除了满满的回忆,小编又想到了一条财路:对于现在提倡的休闲农业,小编认为,休闲农业不只是观光,更多的是参与感,没有什么比种植和收获,更能融入到大自然中了。所以,秋收的体验就是一条财路。对于城市郊外的农村,可以在秋天收获的季节,吸引城里的孩子,来亲身体验收获的过程,相信这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有用,更能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相信他们尝到的花生应该更香吧!

好,小编也就简单一说,不过等你通过这条路发了财,记得给小编分成哦~

另外,别的不多说,小编要请假回家掰棒子、刨花生去啦!!!

微信搜索关注“农管家官微”,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更全农业信息(读政策、找贷款、买农资、学农技、买卖产品)。

Tags:都是回 那些 后记忆 秋收景 责任编辑:低炭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毛豆跟大豆竟然差了这么多! [下一篇]确权后的土地将会带来哪些好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