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东西叫蝉,在农村老家我们叫它“知了猴”,一到夏天就被它们的叫声吵得睡不着午觉。小时候,捉知了猴可是农村娃的一大童年趣事,不过现在它们被捉后大多都下了油锅上了餐桌。 
捉知了猴在以前是因为好玩,而在现在,却成了不少农民夏天的主业,不到天亮,便有不少商贩在农村路边摆摊收购,有的农民一个夏天单凭捉知了猴就能获得上万元的收入。知了猴之所以炒的这么火热,一是因为风味独特,喜欢吃的人就爱它鲜美绵软的口感,二是知了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低脂肪,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的地方甚至叫它“唐僧肉”。 
知了猴除了有食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蝉蛹有益精壮阳、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蝉蜕具有疏风散热、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药材。 
这几年知了猴大热,价格飙升,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在我们在餐桌上吃到的知了猴大多已经不是在农村野生的了,而是农民经过人工养殖出来的。人工养殖的知了猴在幼虫状态的时候就会被撒到土层里,以吸食树木根部液体为生,然后要等两三年甚至上十年才会破土而出,期间并不需要喂养专门的饲料,所以在营养价值方面跟野生的并没有多大区别。 
人工养殖知了猴也比较简单,只要把孵化幼虫投放到承包好的树林就行了,不养管理不用喂食,就是刚开始要耐心等待。在市场上,一斤知了猴大概能买到60元,青岛某养殖户一个夏天就靠知了猴收获80万! 更过精彩内容,请关注爱农帮公众号!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