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回乡创业人数达450万人。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农民工逃离“北上广”,究其原因,是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进入了去库存时代,吸纳农民工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了。 高温工地上,工人小王汗如雨下,却还在坚守岗位。

更多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离开奋斗多年的城市,提前返乡。 但是,农业到底有没有机会?返乡农民朋友要怎样把握这个机会。听爱农帮为您细细评说。 首先看国家政策,国家支持回乡创业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政策信息,将有以下几大好处 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2016年计划培养2000名农民创业辅导师。力争到2020年让所有有意愿返乡创业人员都能参加一次培训。 
将补贴5200个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初加工;推动农村发展3.1万家电商。预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6亿元。 同时开展返乡创业系列活动,构建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如“现代农村青年农场主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农创客行动”等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有了国家的支持,就能挖到这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矿了吗?当然没那么简单,创新之路还是要自己慢慢摸索的。在这里,爱农帮也总结了一些干货给大家。 这是一条大家都很能理解的一个方向,适宜在平原地区,要求有一定的资本, 要点在于,积极引进新机器,提高机械化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机械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对于那些,山区丘陵地区,土地无法规模化的农民兄弟也不要气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细化,才是未来真正的方向,精益求精,努力创新出优秀的差异化农产品是关键所在,如,稻蟹共养模式,野猪散养模式,林下养菌模式,都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通过互联网,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商,农产品预定等模式,绕过低效高成本的传统供销渠道,直接对接消费者,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听取消费者建议,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爱农帮结语:无论是哪种模式,创新都将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创业,农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唯有务实和创新才能生存,祝大家好运。 欢迎关注爱农帮,了解更多农业信息。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