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庄稼不是看季节而是看节气的,到什么时候该怎样种地,到什么时候该收什么庄稼,他们总结的非常全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他们都总结了什么: 
1.种地的俗语 在农村种地都是看节气的,到什么节气该怎么种都有一定的说法。比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在清明前后就会开始种蔬菜,种豆角;在芒种前就要开始收小麦,说什么“芒种一半茬”,说的是芒种的时候就会收一半的小麦,留下的都是小麦茬了;“头伏萝卜末伏菜”一般都是在数伏的时候就要开始种萝卜了,在末伏天的时候开始种白菜;收红薯的时候还说霜降之后的红薯最好吃,要等到霜降之后再开始刨红薯。 
2.天气的俗语 以前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农村的人总结了很多自然规律,他们一看天就知道明天的气温怎样,他们还将这些编成了很多俗语,“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一看见早霞就知道明天要下雨,就不回出门去了,看到晚霞就知道明天是一个大热天;“立秋土满谷堆平,不下也不能行”,他们知道立秋前后就会下雨的;“三伏不进秋来到”一般都是说不到三伏天就要立秋了,立完秋之后就要开始凉快了,所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前晌立了秋,后晌凉飕飕”! 
3.穿衣的俗语 在农村人要外出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冷不冷带衣裳,饥不饥带干粮”说是要出远门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衣服,也好有个备用的,要多带点干粮,路途遥远的时候能够解饥。还有一句更有意思,说什么“论穿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从这一句上就可以看出,农村人的离婚率还是很低的,一直提倡结发妻最好!看来农村人的一些经验对于现在城里的人来说还是要多学习的! 虽然现在大家都已经有了科技产品,有了天气预报,能够准确的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但是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还是习惯了这种靠着一些老俗话来耕种的,他们也能够掌握自己的天地里面种什么最合适,还能看用这些老俗话看住自己的男人不变坏!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这些都已经变得很无力了,因为农村的一些小伙子和小媳妇也开始用微信摇一摇的社交工具了,还得继续用老俗语进行教育啊!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