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新粮即将上市,玉米价格“腹背受敌”,恐将长期低位徘徊
2016-09-02   来源:泰安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39次   评论: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玉米价格有回暖的趋势。山东含水量15%的春玉米,上车价在1920-1940元/吨;东北产区一等陈玉米上车价格为1910元/吨;南方地区玉米价格也有40-60元/吨的涨幅。可以说最近玉米价格的长势为农民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信心。

尽管如此,在笔者看来,国内玉米价格下行的趋势比较大,未来将会长时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陈玉米库存大,去库存的压力还在;二是新粮即将上市,虽然今年部分地方遭遇了高温洪涝灾害,但玉米总产就算减产,幅度也不会太大;第三是价补分离制实施后,玉米作为商品完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价格将受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首先来看去库存压力。自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玉米就正式进入去库存阶段。那么现在国家去库存去得如何了呢?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我国临储玉米库存依然在2.6亿吨左右,该数据比我国一年的玉米产量都高,更远高于一年1.96亿吨的消费量。根据中国玉米网的最新消息则显示,目前国内玉米的库存最新数据为2.5亿吨。也就是说,现在马上要收秋粮,而东北、华北、华南,多地频传粮仓“爆仓”、告急的声音。据媒体报道,黑龙江粮食主产区几乎所有粮仓都是高仓满储,“连建仓的地方都没有了”。目前对厍存陈玉米的最形象比喻是“在库是鼠,出库是虎”,可见库存陈玉米对玉米价格提影响力有多大。

然后来看看新粮的产量。今年国内玉米生产遭受了干旱、洪涝等灾害,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这两天台风“狮子山”来袭,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大面积倒伏,目前因灾害导致春玉米地上部分总生物产量降低5%-10%左右,预计未来玉米会有不同幅度的减产。但从总产来看,黄淮海夏玉米今年长势不错。因此,部分地区会有一定减少,但全国总产相信减产幅度不会太大,对玉米供求关系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新玉米上市时,玉米价格将会面临新陈玉米互相挤压的局面。

最后来说说价补分离制。价补分离制是今年国家在提出去库存后,取消玉米临储收购保护价,玉米价格采用市场定价,种粮效益及积极性的保证转而采取补贴的机制。换句话说,过去玉米的价格有国家兜底,实施价补分离后,玉米价格由市场来决定。这也标志着玉米商品化的最终一步也正式到来,玉米将会作为一种商品完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价格将会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笔者看来,未来玉米的价格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运行。因为库存大,市场供给充裕,而需求却不足(因中国加工消化能力较弱),加之还有进口玉米的高质低价的冲击,因此国内玉米的价格不具备上飞的条件。

顺带说一句,实施价补分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兜底”,目的只是为了保护种粮效益及积极性,这与当初实施临储政策的目的是一致的。价补分离的好处是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同时,让商品玉米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促进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百度搜索。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米价格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家中有林地的小伙伴看过来,流转.. [下一篇]从刘玄和刘秀的失败与成功,来看..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