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昭通,这里盛产一种水果叫苹果。昭通苹果因昭通气候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而甜度高、爽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今,在昭通种植苹果的果农,每亩收入都能够上万元,是真正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法宝。
那为什么这么好的苹果还要叫他“丑苹果”呢?其实源于昭通的苹果栽培历史。昭通苹果由昭通人吴敬漪于1940年从成都引进,古老的栽培方式是自然生长,不会套袋,因昭通紫外线强,使得苹果外观颜色较深,看上去没有北方苹果那种“艳丽”的外表,因此都叫他“丑苹果”。但是吃了第一口昭通苹果的人,都会对这个“丑苹果”刮目相看,甚至赞不绝口。 美味冰糖心,真的很甜。
因为昭通苹果的种植区集中在昭鲁坝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昼夜温差却很大,利于苹果果实内糖粉的积累(昭通的马铃薯好也是源于此),因此甜度较高。而充足的日照,使得所产苹果色泽鲜艳。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昭通苹果酸甜合适,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被国家列为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苹果高光效栽培。
如今,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昭通果农对苹果的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当年的丑小鸭,如今已经蜕变为白天鹅。从冬季田间追肥、果树修剪整形、疏花疏果、套袋、农药的安全施用等,他们都相当专业,因为昭通苹果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的昭通苹果,经过套袋处理后,果皮鲜艳亮丽,口感酸甜爽脆,让人爱不释手。 泰国外商来昭通收购苹果。
2016年,昭通市还将打造富硒苹果品牌,到时“丑苹果”的称谓恐怕知晓的人就多了。 对三农感兴,想要了解农业技术,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农民昭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