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蔬菜根癌病全析
2016-09-06   来源:绍兴农批网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33次   评论:0

根肿病是目前危害很大的一种病害,也称“根癌”,对大白菜、青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危害特别大,主要是主要由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通过菜株病苗、水流携带菌土等方式传播的,近年来,我国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病害之一。

一、发病症状:

主要侵染植株地下根部,被害根肿大成瘤,肿根多发生在主根和侧根上,大的比拳头还大,小的如玉米粒。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表面龟裂、粗糙。发病初期病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叶片早晨尚好,中午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

二、根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1、病原菌: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Woron.)

十字花科根肿病属于专性寄生菌,只侵害十字花科作物。而病原菌的休眠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8年以上,一般的蔬菜茬口轮作措施难以达到轮作灭菌的效果。因此,作物残株与田间菌源密度有很大关系。

2、土壤酸碱度:

十字花科根肿病易在酸性土壤中发病,根肿病发生的土壤条件在pH 3.8~7.0,pH 4.0~6.5为适宜区域,pH 4.5~5.5为最适区域,pH大于6.5发病较轻。

3、温度湿度:

温度是影响根肿菌初侵染阶段的关键因子。病菌在4~40℃范围内均可萌发,温度为24℃时最利于根肿菌的侵染,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病菌侵染力逐渐下降。土壤中相对水含量60%~98%时,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

4、土质因素:

不同的土壤质地,发病严重程度有差异。其中以保水能力相对较强、透水能力较弱的壤质粘土发病最严重,粘壤土次之,透水能力较强的壤质砂土发病率最低。

1、培育抗病品种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十字花科抗根肿病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已培育出了商品化抗根肿病品种。已报道的抗根肿病的大白菜品种有CR-惠民、CR589、金锦系列等。但根肿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抗病品种有很强的小种专化性,需根据当地发生根肿菌生理分化类型,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种植。

2、严格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并去掉弱病粒;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0~30分钟,用水洗净后播种。

3、苗床消毒

对于苗床育苗的,育苗前对苗床进行消毒。可用福尔马林50倍液或敌磺钠500倍液或10%氰霜唑悬浮剂3000倍液对苗床泼地消毒(淋土深度15厘米左右)。

4、轮作倒茬

由于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以残留多年,因此,对病田实施水旱轮作和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5年以上,或在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盛发期(7~11月)不种植易感病的十字花科作物。

5、土壤处理

播种或移栽前,可用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5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均匀喷施于土壤表面,再将药剂充分混土10~15厘米深度,每季仅施药1次。

6、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及时除草,小水勤浇,降低田间湿度;多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毁;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另外,将常规播种期延后5~10天播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根肿病的发生。

7、调节土壤PH

十字花科根肿病在酸性土壤中发病较重。因此,可通过调节土壤pH降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添加适量的石灰或草木灰,一般每亩使用熟石灰75~150千克或草木灰30~50千克,于定植前7~10天将石灰均匀撒于土面后打垄。通过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来降低根肿病发病率虽有一定的发病效果,但成本高,且长期使用石灰对土壤结构、生理生化性状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可长期使用。

8、生物防治

一些生防物质及生防菌对根肿病有一定生防效果,生防菌主要有茎点霉属真菌、枝顶孢属真菌、枯草芽胞杆菌、粘帚霉、灰红链霉菌等。

9、化学防治

选用50%氟啶胺悬浮剂用洁净土稀释5000倍液配制药土,后将药土撒施于定植穴内,每穴10克,然后再进行定植,确保药土均匀附着在定植穴周围;在根肿病发病初期,可用50%氟啶胺悬浮剂8000倍液,或10%氰霜唑悬浮剂10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10、局部定点控制新技术

利用装有含药基质(50%氟啶胺悬浮剂,150克/立方米拌基质)的专用可降解无纺布袋进行育苗、移栽,在作物根部形成局部保护圈,以阻碍土壤中的病原菌侵染植株根部,达到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目的。

如果要讨论,欢迎加我微信shaolong4314

Tags:全析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核葡萄不是避孕药处理,它叫赤.. [下一篇]葡萄为什么无核?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