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包括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高发期。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小菜蛾逐渐取代菜青虫而成为蔬菜第1号害虫。作为鳞翅目害虫的代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小菜蛾的介绍与相关防治技术吧! 
害虫介绍:小菜蛾是世界性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虫体较小,但耐药性较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地区较多。 害虫特点:小菜蛾体小、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达90天,这样就造成严重的世代重叠,防治困难、生态适应性强。 
危害作物:危害甘蓝、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国在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地区危害严重。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年发生4~5代,5~6月、8~9月危害较重,以蛹在残枝败叶、杂草中越冬。南方地区年发生9~17代,常年发生3~4月份、8~11月份危害较重(正值十字花科蔬菜大面积栽培季节)。 
危害特点与症状: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大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可消灭大量虫源; ② 物理防治:使用黑光灯、性诱剂配合黄板诱捕小菜蛾成虫; 
③ 药剂防治:抓住孵化初期至3龄幼虫出现之前的关键时期防治。可选用三保奇花-1.5%除虫菊素水乳剂、百特普-C101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要讨论这个问题,记得加我微信shaolong4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