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宾川葡萄价格呈现历年低谷,根据宾川农业信息网2016年6月22日公布的葡萄市场行情数据显示:夏黑葡萄价格在4.00-8.00元/公斤;维多利亚价格在1.20-2.80元/公斤;红提葡萄价格在5.00-10.00元/公斤;全县共销售42960.8吨,均价在7.84元/公斤,占总量的9.32%。而就在6月15日公布的信息中红提葡萄价格9.00-15.40元/公斤,短短一周的时间价格就下跌5元/公斤。为什么葡萄价格下跌如此之快,今年葡萄市场的低谷是必然趋势还是偶然,接下来请跟着老朋&老彬的视角一起来分析: 要想葡萄卖得价钱好,必须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一、鲜食葡萄典型的流通模式 
从以上途中明显能看出,葡萄价格是由生产环节、收购环节、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二、葡萄市场需求特征 表1 国内葡萄的生产情况 
表2 葡萄的供给结构 
从表1、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表现增长趋势,2014年葡萄栽培总面积为76.73万公顷(1150.95万亩),产量达1254.5万吨 。国内鲜食葡萄的自给率高达97%以上,反映出我国的鲜食葡萄产业对外依存度很低,国外的鲜食葡萄对我国鲜食葡萄生产、供给和消费尚不能构成威胁。 三、葡萄市场需求特征 1、消费者偏好 表3 消费者对水果的购买量排序(产业经济团队调研结果) 
截止2014年,消费者对葡萄的购买量一直处于第5位,排名比较稳定,表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的改变 表4消费者对葡萄关注的属性 
从表4中可得出,2009年消费者认为最重要的属性是口味、依次是新鲜度、安全性、卫生状况和色泽。2014年消费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葡萄的安全性,其次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卫生状况、口味、新鲜度和色泽。前四位排序有所变化,而口味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 表5 消费者对葡萄口味需求 
从表5中可得出,消费者更偏向于无核葡萄,而在葡萄口味方面的需求,甜味葡萄>甜中带酸葡萄>酸味葡萄。 表6 消费者对葡萄的颜色和重量需求 
从表6中可得出,60%以上的消费者喜欢红色葡萄,接近80%的消费者偏好1-2斤/串的葡萄;家庭规模小,葡萄重量适中,不宜太大 。 表7 消费者购买渠道 
从表7中可得出,葡萄销售以农贸市场、综合超市、水果超市、水果批发市场、社区水果店等传统营销渠道为主,而网络销售上升,预计未来网上销售会将有较快增长。 表8 消费者对葡萄价格接受度 
从表9中可得出,2014年偏好3元/斤的消费者占比例明显下降,偏好3~8元/斤的消费者占比例最大,与2009年相比有所下降,偏好8~13元/斤的消费者占比例居第二位,2014年偏好这个价格消费者显著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数量的消费者相信葡萄产品优质优价。 三、总结 从以上8张表格可看出,消费者对葡萄的需求重心为安全、高品质果,其中品质可解析为口感、新鲜度、色泽和串型,而口感最为重要。所以要想卖得好价钱,必须首要满足口感,其次是新鲜、色泽、串型等。消费者也越来越愿意花钱买高品质的葡萄,此外,不同的销售渠道价格也有区别,在2016年往电商销售的高品质葡萄,价格不仅稳定,而且还很高(据了解某电商平台夏黑的均价在7元/斤以上)。 四、解析宾川葡萄价格问题 1、气候影响。首先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由于天气问题,宾川葡萄整体成熟时间和品质都受到很大影响,农户一方面怕卖晚了价格下跌,一方面怕大量的雨水天气对葡萄的影响,很多还没成熟的果就已经开始卖了,价格自然就低。 2、品质。早期销售的葡萄基本都是酸味的,酸甜可口的基本很少。老朋&老彬通过一段时间和水果商的交流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苦于今年葡萄的品质,原本以为早上市买个好价钱,谁知口感不理想,“回头客”几乎没有,第一批果卖下去就亏本,自然很多水果商不敢再销售。而个别水果商继续收购葡萄的,收购的价格自然要压低。这也是近期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不见水果商采购葡萄的原因了。 3、市场重叠。今年早期上市的红提,刚好和元谋那边的红提出现了市场重叠情况,导致宾川葡萄开园价就比往年降低了很多。 4、农户和水果商观念。农户急于早上市,争取好价格,一方面葡萄转色期间使用过多的激素催熟,另一方面不成熟口感不好就开始销售。而水果商在收购葡萄时,很多不注重口感,只关注色泽和颗粒,导致上市的葡萄反响很差。如此,导致了葡萄市场的混乱,而种植户更容易受这种混乱的影响而摸不清市场方面,乱了阵脚。 在这里,老朋&老彬建议广大农户,品质决定一切,品质不好的果只会扰乱市场,一串口感不好的葡萄,消费者不会再想吃第二串,做好品质才能迎接好价格;另外也建议广大水果商,收购葡萄时也要做好品质把关,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做好葡萄产业需要大家共勉! 想讨论这个问题,请联系我 shaologn4314 我带你去我们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