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套完袋,果农照面后都会互问“你今年套了多少袋”。卖完果,又会互问“你今年一个袋卖多少钱”。同一个村、同一品种,示范园主每个套袋果平均收入一块五,多数果农可能每个收入平均七八毛,更有甚至每个仅卖三五毛。由此看来,套袋不是完任务,提质增效是目的。要提升套袋效益,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因地制宜巧选袋。 苹果全套袋栽培已成为我国生产全红精品果的必要措施之一。现阶段如果不套袋,将难以生产出面洁、色艳、无公害的全红果。从多年的生产实践看,西北黄土高原800米海拔以上的优生区,生产精品红富士以选用三色、双层内红木浆纸袋最理想;美八、嘎啦、中秋国庆“双节”前上市的红富士以选用国产的双内黑复合纸袋或纸加膜袋较为经济实用。 
700米海拔以下的适生区,由于地域环境气候的影响,多数果农以套膜袋为主。“膜加纸”双套法是本区果农源于实践,创新出生产精品果的新技术。即就是在加强综合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于花后20天(约5月15日前后)给树上留定的幼果全套塑膜袋,花后40天(6月上中旬)选果形端正的优质果加套内黑复合纸袋。果实成熟前20天脱掉外层纸袋,不脱膜袋,全红后带膜袋采收保鲜。 
二、精细定果减袋量。 这几年套袋前,我常给果农讲:把袋子数减下来,把票子数增上去。意思是说,套袋一定要在精细定果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讲数量不讲质量,力争将纸袋嘎啦75#以上、红富士80#以上的比率提升到80%以上。这样,套袋数量少了,大果比率高了,省了袋钱省了工,总体收入不会低。因此,在负载过量的前提下,宁可晚套几天,也要坚决把“个小、红嘴、尖嘴、圆蛋、梢头果、病虫果”等劣质果全部疏除,力争将精品果的比率提高到90%以上。 
三、纸袋宜晚不宜早。 近年来,有些果农为了抢早上市和抢占套袋工,套纸袋时间呈偏早现象。经多年观察,苹果套袋的适宜时间一般在幼果横径1-1.5厘米,果柄半木质化时进行为佳。过早的套纸袋,不仅会因袋内温度高抑制幼果膨大,而且套袋后遇风还会加大落果落袋比率,造成减产。同时,由于早套补钙、杀菌次数少,脱袋后还会加重痘斑、黑点等果实病害的发生。 

从多年实践来看,我国中西部果区套塑膜袋最好从5月15日开始,6月10日结束。套纸袋可从5月20日开始,6月25日结束。早熟品种和低海拔果区宜早,晚熟品种和高海拔果区可相对晚些。同时,谢花后至套袋前最好喷药补钙3次。套袋前喷药后7天内如果套不完,一定要补喷1次杀菌剂后再套,确保幼果无菌入袋。 四、规范作业保质量。 每年脱袋后都有果农反映“梗锈多、黑点多、果面差”等问题,除与果袋和喷药质量有关外,还与套袋操作时封口不严、透气孔不开有很大关系。特此建议,套袋作业要尽量避开雨后带露及中午高温时段。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即一撑袋,二透孔,三将切口放果柄,四将袋口收中央,五用铁丝封严密。套后确保:上口封严无水锈,下孔透气无黑点,丝不夹柄长大果,果居中央果面光。 
原创:胡阳民 延安果农 文章来源:我会种。我会种是专注于种植技术交流的互联网社区,有很多种植大咖老师。欢迎来我会种跟老师交流。 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我会种”,可以来到我们社区;或者加小编微信:shaolong4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