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每年4~6月果实成熟,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下面少龙就带您了解下桑椹繁殖技术。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桑椹繁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等法繁殖。 1、播种法: 5~6月间采取成熟桑椹,置桶中,拌入草木灰若干,用木棍轻轻捣烂,再用水淘洗,取出种子铺开略行阴干,即可播种。若要翌年春播,种子须充分晒干后密封贮藏,置阴凉室内。春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2小时,捞出后铺开并盖以湿布,待种子微露幼芽时再播。条播行距25cm,沟宽5cm,每亩用种量0.5kg左右。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覆草,每天喷水,3~4天便可出苗。以后要及时间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要加强水肥管理。1年生苗可高达60~100cm。 
2、扦插法: 硬枝插北方再3~4月进行,南方可在秋冬进行;嫩枝插在5月下旬进行。 3、嫁接法: 切接、皮下接、芽接、根接均可,而以在砧木根颈部进行皮下接成活率最高。砧木用桑树实生苗。接穗采自需要繁殖的优良品种。皮下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树液流动能剥开皮层时进行,接穗在嫁接前10天采取并沙藏,这样能抑制芽萌发,提高成活率。 
4、压条繁殖: 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中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