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原创:柑橘黄化后恢复生产管理方案总结
2016-04-29   来源:清远农批网  作者:兽人飞   字体:【 】  浏览:45次   评论:0

一.造成柑橘生理性黄化的原因

除了黄龙病引起柑橘黄化外,还有很多的因素也会引起黄化,根据有关检测数据,田间疑似黄龙病拿回PCR检测,只有30%是黄龙病,那还有70%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化呢?根据笔者田间走访的经验,应该大部分都是由于根系引起黄化。而影响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土壤质地

例如水田地势低洼,容易捞,山地干旱,未能及时灌溉 ,枳壳根深0.4-0.6米,酸桔在0.8-1米;

2.土壤温度:

(沙土水土流失严重,水分容易干) +撒干肥(根系上浮)+除草干净(太阳直射)引起土温过高伤根,根在土温10-25度正常生长;

3.常年化肥使用,土壤PH下降和盐分。根系在酸碱度4.8-7.5之间生长良好;

4.土壤恶化+管理粗放+环割控捎

以前土壤还肥沃,用这个方式环割控梢方式是比较快捷和有效的保果方式,但是今昔非比。

根在一年中可以形成数次生长高峰,第一次发根是在春梢开花后,此时发根还较少,至夏梢抽生前新根才大量发生,形成第一次生长高峰,发根量最多,第二次高峰常在夏梢抽生后,发根量较少,第三次高峰在秋梢生长停止后,发根量较多。环割和控梢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改变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5.有机质缺乏

柑橘园土壤耕作层需要含有2%--3%的腐殖质,最好能得到5%,所以在深耕改土中须加入大量的有机肥

6.柑橘有菌根

1922年发现柑橘类植物存在有菌根,是自然界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真菌,是植物根系和真菌的复合体,是一种互惠共生体。但是连年化学肥料导致这些菌根消失,也让根系生长受阻,难度加大。

7.根系上浮+草甘膦除草伤根;

总结:这些问题的结果都是根系腐烂/根系蜕皮/不长根系等而引起黄化;

二、笔者进行了几个假设试验,今天把假设试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假设: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根部激素合成受阻,假设通过外源激素来促进生根,能否彻底解决问题,所以进行第一轮试验

A.用吲哚+芸苔素淋根和过三天后叶面喷雾(从根部刺激生根和促进叶片释放生长素运输给根部两种举措)

试验结果:

1.山地促进生根效果明显,17天诱发新根,并且出现秋梢老树并且树体转绿,成功率在85%以上;

2.水田促进效果一般,部分也能秋梢转绿,大概需要50天左右,成功率只有不到50%

以上数据只是笔者试验的统计数据,非官方数据

但是出现问题:

1.树体过冬根系过于膨大,造成冬季落叶;

2.第二年树体还是会黄

笔者认为结论:

激素生根只能解暂缓之需,不能根治,对于庞大树体或者结果树可以临时采用;

第二假设:

腐植酸改土,能促进生根,固氮解磷,提高土壤通透等性能应该是好。所以采用第二轮推广试验 “8%腐植酸+50%NPK通过100-150ml淋根的方式”,一年5-6次使用

试验结果:

1.山地果园基本上能够复绿,但是持效期短,需要使用5-6次以上;

2.水田早春能够恢复绿,但是到秋梢又开始黄。成功率也不高;

推广中 出现几个问题:

1.使用次数多,对于缺水干旱的地方推广应用差;

2.用这样的水肥根系还是会上浮;

3.需要每年连续使用;

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三假设: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复合肥的方式,深挖沟的方式

这个实验暂时没有开展,但是从很多黄化之乡的地方反应,使用这个方式的果园基本上不会黄化,并且年年稳产。这个是从很多种植户上的成功经验得出了,应该是目前较好的预防黄化的方式。

三、针对黄化实践经验分享:

所以,经过三个假设笔者认为,目前的黄化是土壤和管理方式改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整理了一些管理治理生理性黄化的管理方式和大家分享:

1.不管水田/山地一年两次挖沟施肥是必须的,有机肥:复合肥进行3:1或者4:1的比例进行沟施,定期改用生物菌肥;

2.挖沟排水防涝;堆草保水保温;定期堆土上填;一梢二次水肥保花保果,促梢+药剂防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黄化。

文章首发于我会种,一个种植技术交流的网上社区。百度搜索我会种可直达我们社区!

作者:我会种柑橘种植专家,植物医生!

Tags:原创 黄化后 管理方 责任编辑:兽人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原创]农业到底有多难 [下一篇]五一国际劳动节原来是这样来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