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我们有田有地有山林,还有种粮补贴,可为何还比城里人穷?
2016-06-01   来源:运城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城乡收入差距谈了这么多年,但各有各的说法,今天小编也来胡诌一番,请各位小伙伴别使劲喷,手下留情哦!向我砸点银子就算了,别砸鸡蛋……呵呵

现在的农村,富裕的人很多,但是如果紧靠传统的种植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致富的,可能就寥寥无几。富裕起来了的这部分人,要么是通过发展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致富,要么是土地、房屋等财产被征占用后获得补偿一夜之间暴富,要么就是有一定的技术外出务工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收入富裕起来,事实上农村并不乏土豪。但是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部分的农民收入仍然不高,这是事实。

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就是这么几个部分:

一是经营性收入,即靠种养殖获得收入,这部分收入在全部收入来源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至少在50%以上。

二是工资性收入,即在农闲时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就近务工获得的报酬,所占比例应在40%以上。

三是财产性收入,即土地、山林、房屋、宅基地等财产被征占用或者出租给他人使用获得的收入,但是这部分收入除了对城郊区或者重要开发区域的农村有用以外,其他的广大农村基本上为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姑且占个5%以下。

四是转移性收入,即所谓的救济金、种粮补贴、低保、保险、财政奖补等等,可这部分收入除了种粮补贴以外,其他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所以这部分也应在5%以下。

众所周知,现在种地的话,靠卖粮食获得的收入是很有限的,因为我们除去肥料、种子、农药、人工工资等等开支以外,基本上所剩无几。

而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贴这些政策性收入离富裕的标准很远,只能说是稍微缓解一下贫困。

另外,如果不是靠长期外出务工,仅靠在农闲时节打点零工获得部分工资性收入的话,收入难以得到保证,这个也只能补贴家用。

然而,在收入并不高的农村,各种消费支出并不小,有基本生活、水电农资投入、医疗赡养、盖房起屋、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用具、教育等等,尤其是人亲客往,席多礼厚。所以一年下来基本上存款为零。

在现阶段这种小规模的传统个体农业生产模式之下,大部分人在农业生产上,都是种点粮食、种点蔬菜瓜果自给自足,少部分会进行出售,所以这一块基本上没有过多的现金收入。如果需要其他方面的现金开支的,多半是通过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寄回、自己农闲时打点零工获得,或者是出售少部分粮食蔬菜以及零散养殖的家禽获得。这基本上就是现阶段普片农村人的生活模式。如果全家人没有外出务工,只围绕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转的话,生活就会很拮据。

这样看来,虽然我们农村人有田有地有山林,还能获得一定补贴,可为什么就比城里人穷?这种城乡收入差距也是老生常谈的事了,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专家的解释也大同小异,在这里我们就直白的总结为:土地附加值不高,投入和产出基本持平,农副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务工收入低,则生产生活支出高,相对来说就比城里人显得穷。

不过,尽管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无法与城里人相比,但是我们农村人的幸福指数绝对比城里人高。因为我们没有过多的攀比,没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生活节奏,没有那种一天不干活就生活无着落的紧张感,没有天天看钢筋混泥土,吸洗车尾气的烦恼。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农村人都很讲感情,人情味都很浓,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幸福。

文|山魈

点击下方订阅,订阅“农记”查看更多好东西,关心农村和农业的小伙伴都订阅了,就差您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田有地 何还比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村霸”如此嚣张,精准扶贫怎么.. [下一篇]扶贫是该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