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民进城后,如何才能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
2016-05-09   来源:茂名农批网  作者:火红的太阳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目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为55%,城镇常驻人口为7.5亿人。这7.5亿人中有2.5亿是由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驻人口。

因为各种原因,落户城市的2.5亿“农民”在城市里并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进城落户了,也算得上是城里人,但是却没有享受到和城里人同样的公共服务,这跟在农村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农村。

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等于是在城市里又出现了新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矛盾,所以要让农民进城落户后,能够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必须要解决好“五件事”和“三挂钩”。

第一件事:义务教育

要出台政策、采取措施让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到与市民子女同等条件的教育,不能区分城市户籍和外来户籍,简单粗暴的把农民工子女安排到民办学校接受教育,而是要让他们的子女能够就近入读公办学校,无差别的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第二件事:就业服务

农民工进城后靠什么解决生活问题,流入的当地政府必须要为他们进城就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加全面的就业服务以及职业培训,要在农民工输出地区和农民工流入地区间建立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为输出地提供就业岗位的机会和信息,让他们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就业机会,解决生活问题。

第三件事:基本养老

要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保证进城落户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社会保障权利,不仅要鼓励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要考虑到进城农民工资收入低的实际,加大他们养老保险缴费的财政补贴额度。

第四件事:基本医疗

不能让进城农民处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制度的夹缝地带,必须给予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要及时改进医疗服务方式,不能对进城农民有任何歧视的差异化服务,积极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社会。

第五件事:住房问题

针对部分农民进城买不起房的问题,要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体系,使得能够买得起房的人买房,买不起房的要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条件。

同时,还要加快“三挂钩”步伐

一挂钩: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二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

三挂钩: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办法,让想进城的能进城,进了城的能生活好,生活好的更有质量。

文|山魈

如果你认为“农记”说得有些道理,请点击下方订阅关注,还有很多你想看的内容哦。同时也可以微信公众号“农记”。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农民进 何才能 责任编辑:火红的太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村里面的单身汉越来越多,回家开.. [下一篇]在城里你过得并不容易,可一回到..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