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在广大的农村,留守下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如果一个国家尽靠这些留守下来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量年轻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的不仅是农村的留守问题,还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土地被弃耕、撂荒等。所以我们国家一直在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这个问题。在新一轮土地确权登记中,将更加明晰农村土地的权属问题,以便于将土地流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手中,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未来,如果现在留守的这群老人已经不再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以及新生代农民对土地的“陌生”,留守的农业人群又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的时候,谁将会主宰着农村的发展,小编认为必将属于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且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他们有这个能力改变农村的面貌和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将新型职业农民细分为生产型职业农民、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型职业农民,就会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1)生产型职业农民掌握着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们是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特色养殖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生产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将无人耕种的土地流转到自己的名下,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生产技能和现代化生产技术实现规模生产,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2)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个群体。比如说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经纪人、农业机械操作或维修人员等,他们不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而是通过为农业生产服务获得丰厚收入。 
3)经营型职业农民有一定资金或技术,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能够独立分析市场信息、对外谈判、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且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通过收购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运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达到盈利目的。 生产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在未来的农村必将涌现出大量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等等一批新兴市场主体。而服务型职业农民的出现,会进一步保障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质量,他们将被称为新型农业技师。经营型职业农民也可以叫做农业经纪人,可以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及时得到销售,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将不会再出现。 以上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在未来的农村,必定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弄潮儿。到那时,我们将不会在担心土地没人种,粮食产量低的问题。 文|山魈 如果喜欢,请点击下方订阅关注“农记”,查看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