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人们常常口干鼻燥、皮肤干裂、目赤牙痛等,中医称之为 “秋燥”。 而此时正是梨上市的时节,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津润肺等功能,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效缓解秋季的干燥问题。 
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梨好吃吗?当然这跟跟梨的品种有关,但还有一个窍门,这个有经验的老果农才知道。原来梨也分公母。 〝公梨〞,肉质粗硬,水分较少,甜性也较差,〝母梨〞,肉嫩、甜脆、水多。购买梨时可从外形上来区别公母。 
公梨外形上小下大像个高脚馒头,花脐处的坑不深,相对来说,中心凸,外表没有銹斑。母梨的外形近似等腰三角形,上小下大,花脐处只有一个很深且带有銹斑的凹形坑。 上图中,左边是母梨,右边的公梨。
大家看明白了吗? 那么缓解秋燥,梨有哪些吃法呢? 梨有很多种吃法,不同的吃法有特别的作用,生吃清热效果好,能明显解决咽喉干痒、声音嘶哑的症状,榨汁喝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用冰糖蒸梨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有很好的润泽保护作用。下面介绍了一下几款梨的食用方法: 
1、梨子粥:梨2个,洗净后连皮带核一起切碎,加大米100克,和水煮粥。梨子粥具有明显的润燥功效,在秋季可以多吃。 2、百合梨粥:梨1个,百合、麦冬各10克,胖大海5枚。梨洗净切块后加水煮,八成熟之后加适量冰糖,吃梨喝汤。此汤品可以去痰热,滋阴润肺,对嗓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红枣炖梨:红枣10个,梨1个,冰糖适量,一同煮熟后服用,具有润肺健脾的功效。 同时,专家提醒,梨性寒凉,不宜吃太多,否则会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弱的人群不易多食,尤其不要多吃生梨。体质虚寒、寒咳、腹部冷痛和血虚者不宜生吃,否则易伤脾胃、助阴湿。 我的微信公众号:love-zhongc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