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什么叫“703861部队”,这个概念不是农记首创,而是一些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的农村形式,形容农村“三特三留”现象的形象比喻,所谓“70”即农村留守老人,“38”即农村的留守妇女,“61”即“留守儿童”。因为“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以及带着娃在家的妇女,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所以有专家将农村留守下来的老人妇女孩子形容为“703861部队”。 
最近北京取消了农业户口,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再次让户籍登记问题物议沸腾。户籍的统一登记,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更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平等,并在此基础之上更好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但是取消农业户口的这个政策,有专家说因为在当前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赶不上城市,社会优势资源匮乏,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大量农村人为了追逐城市优势资源,比如说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等,大量涌入城市,让城市出现负荷过重的问题。 
除了会让城市负荷过重问题出现意外,同时也会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更加严重。不仅农村的各种技术型人才会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就连留守的老人妇女孩子等等都将会举家搬迁进入城市,也就是说让我们的农村连最后的“703861部队”都留不下,从而让农村无人住,地无人耕,也就没人去建设新农村了。 
其实农记认为这种观点也太杞人忧天了,为什么呢?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户籍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早在2007年以前就先后有辽宁、四川、山东、广西、四川等12个省区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了统一的城乡户籍登记制度。所以说今年北京取消农业户籍并不是一个新鲜事。而早在十年前就取消了农业户口的这些地区,并没有发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象,相反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城镇化”现象。这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取不取消农业户口都不会让农村人口规模化的涌入城市,尽管城市再集聚更多的社会优势资源。 
所以,取消农业户口,实行统一的无城乡差别化的户口登记,只是让我们在身份上、权利上没有区域差异,高低之别。虽然在身份上获得了统一,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城乡依然存在差异,农村始终在各方面无法与城市相比拟,城乡发展并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依然赶不上城市的收入水平。 
在收入上达不到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水平,就算城市有太多诱惑,我们无法在城市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相反在农村还要生活得更好,所以尽管没有了户籍的限制,我们也不会选择到生活压力更大的城市去定居。因此说统一户籍登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条件,努力提升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农业从业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建设那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专家说取消农业户口会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问题,农记认为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达不到城市的收入水平时,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而当城乡发展水平达到平衡时,那时说不定农村会比城市更宜居,谁还会涌入城市。不过不得不承认,农村和城市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两种不同的社居形态,城市在某些方面永远都会比农村优越,而农村照样也有农村的优势。在发展水平相当时,同时也没有了户籍限制,那时的人们不会根据为了优势资源的追逐和收入的高低来选择是住城市还是农村,而更多的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喜欢热闹的去城市,喜欢清静一点的去农村,也许就这么简单。 
所以有人将统一户籍登记比喻成打开两个池子的门阀,当门阀未打开之前,水少的池子里的鱼都挤破门的想往水多的池子游,而当打开了以后,两个池子的水一平衡,则以前想游到另外一个池子里去的鱼也就不想再去了。虽然那个池子里食物更丰富一些,但门阀打开以后,池子里的食物总会被冲过来,最终两个池子的食物都会出现一样多,游不游过去都一样,除非是在自己的地方呆腻了,想过去感受一下新环境。 文|山魈 欢迎订阅农记,一个只说咱农村人故事的“大杂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