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忙的季节莫过于春节后的整地下种,中秋节前后的玉米稻谷抢收。 但是由于现在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在农村抢种抢收的都是那些留守下来的老人妇女孩子,尤以老人居多,每当看见两个或者一个形单影只的老人扛着锄头,背上背篼上山锄地或者搬玉米时,总感觉心里有些酸楚。 
春季的整地播种还好,因为很多年轻人回家过春节以后,部分会留下来帮家里把地整理了,把种子下了才匆匆的外出务工。而部分年轻人因为长期不种地,不仅不会种地,还有点怕种地,所以一般都是春节一过,便以各种借口逃离,留下老人在家独自忙活。 
最为忙碌而劳动强度最大的要数秋季的粮食抢收,这时的年轻人因为在外务工,抽不开身,不能回家帮忙收粮食。对于那些害怕种地的年轻人来说,就算他有时间,一说到要回家割谷子、搬包谷可能就会起一身的鸡皮疙瘩,就更别指望他会回家帮抢收了。 
抢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乘着天晴及时把粮食从山上抢运回来,以免在下雨后烂在土里。没有年轻人的帮忙,老人们则是天未亮就要开始上山,或徒手将玉米棒子扮下来,或以镰刀将稻谷一把一把的割倒。扮下来的玉米棒子要一挑一挑或者一背一背的往家搬运,割下来的稻谷则还要用木斗一把一把的将谷粒拍下来,然后才搬运到家里。这样来来回回,进进出出,老人们从清晨要到天黑才能疲惫的停下来准备晚饭。 
搬运到家里的粮食不是马上就可以入仓,玉米还要去壳,稻谷则要晾晒,反正工序繁多,一般都是白天将粮食从山上运了回来,完善则要把搬运回来的粮食收拾好,将地方腾出来以便第二天又接着搬。在农村,人们都有一个攀比心理,就算天气允许他们慢慢干慢慢收,但看着别人家的早收完了,自己的则有一半还没动,心里面其实是慌的。因此他们都希望早点把自己的粮食给收回来,这样一来还真的把自己给累着了,尤其是老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跟个年轻人似的小跑山上,负重回家,这个场面确实有些心疼。 
现在有的农村可能交通较为方面,也可以用半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抢收,但是绝大部分的工序还是需要人亲力亲为的,就算搬运可以用车拉,拍穗可以用机器,其劳动强度依然不减。另外,将粮食抢收回家以后,还要运稻草,砍玉米杆等等各种后续工作,一直要忙近一个月才可以稍稍休息一下,尤其是那些既种玉米又种稻谷的地方,两种粮食抢收时间差不多只间隔一个月,一般都是收完玉米,接着收稻谷,完完全全的收下来最少也需要两个月,确实挺累人。 
每年抢收粮食的这种苦、这种累小编小时候也亲身体会过,有时累得连饭都吃不下。那时放学之后就要拿上工具去地里帮忙,帮着把大人们扮下来的玉米棒子给运回来,天黑以后稍事休息就要接着撕包谷壳,直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过以后就被叫起床乘着玉米杆上有露水去地里砍玉米杆,七点钟回来收拾一下准时去上学。所以那时最怕的就是这个季节了,现在都还有些心理阴影,说到收粮食,全身就起鸡皮疙瘩。 
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收粮食的累,那时就特想家里什么时候可以有个收割机,有个三轮车啥的,奈何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一直都还未有一个像样的机械帮着抢收。不是买不起机器,而是作为山区根本就没法用机器。现在因为工作原因,没法回家收粮食了,唯一的办法只能让老人少种地,或者不种地,但是老人们习惯了几十年的劳作、生活方式,根本停不下来,但又不忍心让他们那么苦那么累,只有给点钱,让他们请人帮着收一下。不过在这种大忙的季节,在农村家家都在抢收,就算给钱也没人愿意帮忙。 
所以鉴于这些情况,如果我们家里确实地种的太多了,可不可以请个假回家收粮食,让我们的老人们少累一点。 你中秋节回家收粮食了吗? 文|山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