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村深入殡葬改革,为老人购置好的棺木怎么办?
2016-10-08   来源:昌吉农批网  作者:帅气送水工   字体:【 】  浏览:55次   评论:0

我国对农村实施的殡葬改革,进行得很早,但因为受传统观念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的影响,一直进度比较缓慢。虽然说改革土葬,实施火葬,好处很多。如有利于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等等。但是在广大农村,火葬一直只是叫好不叫座。

究其原因,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习俗有巨大关系。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讲究入土为安。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及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

因此在农村,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在60到70岁之间时,子女都会为其准备棺木和新墓,以备百年之后使用。而很多老人也乐于见到子女为其准备的“豪华”棺木,觉得来到世间没白走一遭,子女孝顺。

土葬中的遗体告别。

但在今年以来,我国对农村殡葬改革的工作力度又再度加强。特别是对贵州、四川、云南一带,过去几年改革力度一直较为薄弱的地方,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殡葬改革。

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据《中共昭通市委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火葬,加强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完善惠民殡改措施等。这些信号都显示了,在未来,国家对土葬改革的决心。

成型棺木再难做他用。

那么问题就来了,正如文中所提到的,有很多提前为老人准备的棺木未来实施火葬不能用了,那这些棺木又该怎样使用呢?转让出售未必会有人要,因为大家都用不上了?难道只能砍了当柴烧?而且这些棺木价格也不菲,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

本文为大农民原创,拒绝抄袭,一经发现死磕到底,绝不姑息!

图片来自网络百度搜索。

Tags:农村深 责任编辑:帅气送水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西山焦枣滞销,增产难增收,名嘴.. [下一篇]厚厚的表皮,长长的瓜,农村孩子..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