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来,农村各式各样的水果、庄稼轮着成熟。农民忙完这个收那个。种玉米的一次性赶工收完了,生怕收获期间下雨。果树多的农民一次性自己收不完也要雇几个工人一起采摘了。大多水果在前期上市的时候价格最好,很多农民都愿意在这个时候及时卖掉。但也有个别少数的果子例外,就比如我们家乡的柚子。这个卖柚子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采购水果的商贩不会整棵树的收购,都是要按照规矩来的。
好比我们树上的果子有分大小,收购商也是根据果子大小来收购。一般收购的果子都指定要求,1.5斤以上的所有果实都是1.5元/斤收购,2斤以上的果实是按照2.5元/斤收购。往往一颗果树上的果实都在每个斤位都会有果子。那么果农在这时就要根据自己果树上的果实做出判断。如果小果比较多的话,就应该按照1.5斤以上标准来卖,自然价格就低一些。如果小果比较少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2斤以上的标准来卖。当然这期间农民还可以选择卖与不卖。
一般刚开始上市的时候会有一大部分果农选择卖果的。那么刚上市的果实肯定都偏小,果农一般会选择以2斤以上的标准出售,然后身下2斤以下的果子待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候再出售。这期间的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时间可以让果实成长不少,很多之前2斤以下的果子可以长到3斤或者4斤左右。虽然这时的市场价格可能会低一些,但是果实的实际重量增加了。这样一边价格降的不多,总的重量却上去了,对于果农来说总收入是提升的。
但是这期间的成本跟风险也是有的。但是做农业的哪个没风险呢,一年到头就赚这么一次,能多赚肯定选择多赚。那么成本应该就是人工采摘成本,一次采摘的成本是固定的。那么两次采摘的人工成本就是双倍的。相对一次性采摘果子还是两次采摘这之间的利弊,果农心里自由算盘。如果是小编来做决定的话,小编也会这么处理的。
不懂农业的人也许就会优先考虑到成本问题,忽略了农业的自然规律。我们柚子果实虽然到了成熟期,但是只要果子还挂在树上,它就会越长越大,重量越来越重,最终到达一个完成成熟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