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正值春耕时节,在三都县周覃镇700亩黄桃种植示范园里,一群妇女挥动着锄头不停翻动着田里的泥土,半米来高的排水沟行行相间,整齐排列,正在忙碌的周覃镇桃产办负责人韦政楚告诉我们,现在正值黄桃种植的黄金阶段,去年已经种了2000亩,今年的700亩只是“先头兵”,接下来的1.7万亩重头戏还在后面。 
(群众正在检查自家黄桃苗) 时间回到2013年,县委政府组织各镇农业干部赴徐州考察项目,发现当地一种叫黄桃的水果倍受消费者青睐,非常俏销,加之周覃土壤特别适合栽种桃树,为帮助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周覃政府先后在每个村引进20亩黄桃种苗进行试种。可黄桃种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没有技术,黄桃早熟、个小、味淡,品质不尽人意。在贵州喜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摸索,黄桃种植技术慢慢成熟,2016年每株挂果可达30-40斤,同年6月县精准扶贫项目对接团再次深入徐州喜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黄桃项目的品种、种植技术和深加工设备等情况,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取得校地产学研合作。经过研究后,周覃镇党委政府决定把黄桃作为镇脱贫攻坚主要产业之一,并确立了“调整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 “周覃镇2016年种植黄桃2000余亩,涉及农户410户,到今年,计划种植17000余亩,涉及农户4700户左右,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政府和合作社先期采购黄桃种苗、底肥、农药、化肥等物资,发放给群众种植,这就解决了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再由贵州喜地公司根据市场波动价来进行收购,加工桃保底收购价8角一斤,套袋黄桃则为3元一斤。切实解决大家销路难的后顾之忧,所以群众种植积极性非常高。”韦政楚高兴的说到。 近年来,周覃镇围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政策激励、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新栽黄桃,实行苗木款政府全额补贴,2017年政府流转700亩土地建设黄桃种植示范区,内设品种示范区、加工黄桃区,新品种研发区,并将这700亩土地承包给各村贫困户进行种植,采取利益分红的模式,一亩土地返现700元给贫困户,种植效益为村级集体收入,由村委会再分发给群众。从而有效整合了土地资源,接下来,周覃镇还将设立黄桃罐头加工厂,并引进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水果干,年可生产各类果蔬罐头、冻干5万吨,将出口欧盟、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户们领取了种苗正在装车) 在周覃镇新荣村桃苗和肥料发放现场,农户们井然有序,一边签字认领,一边麻利地捆绑种苗,忙得不亦乐乎。据悉,当天共发放种苗18万株,种植面积可达2050亩,可惠及该镇5个村851户多户村民。 覃健帮所在的播花村坡地组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投入大,收益低,风险也大。在得知这几天镇上正在免费发放黄桃苗,他急忙和大哥开着三轮车赶来,领取了400株种苗。 “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回家后得知政府免费发放黄桃苗给我们,我们村有好多人对这个黄桃种植感兴趣,所以今天都来把苗领回去,把我那7亩地全部种起来,让我们贫困户正真从贫困中走出来。”覃健帮一边推着三轮车上的种苗一边激动地说。 
(镇桃产办的干部正在现场教学) 黄桃三年挂果,为了让村民们能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周覃镇桃产办工作人员还特别请到技术人员为村民们开展种植技术的现场培训。在初步掌握种植技术要领后,群众就迫不及待地在山上种起来。 在播花村坡地组村民周显家地头,韦政楚从培土、固根、剪枝到施肥,把黄桃种植的种植技术、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周显。 
(群众正在为种苗培土) “今早我们去镇里面得苗来,下午我们就马上来种了,镇里面也派干部技术员来教我们种,我们苗也得,肥料也得,公司有收购,我们对种黄桃也有信心,我们一定要种好黄桃。”周显一边锄地一边告诉记者。 目前,该镇的18万棵黄桃已全部成活,长势良好。据韦政楚初步估算,3年后亩产将达到8千斤,按照加工黄桃市场保守价8角、套袋黄桃市场保守价3元估算,每亩至少收入1万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