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一直以来是中国第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民更是农业背后的掌舵人。要说农民对中国农业的贡献,除了帮助提高国家的GDP以外,最重要的是种出粮食养活了全中国人,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水稻、高粱等都是农民辛勤种植出来的。农民他们不怕吃苦,就怕粮食种出来卖不好。这一年到头下来,农民的心可是悬着。因为粮食种植离不开天公作美,如果当年天气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不是暴雨就是大旱,那么损失不仅仅是一年的投资,更是日以继夜的血汗。可还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天气气候条件极佳,作物不仅长得好,而且还长得十分旺盛、快速,可是这种情况为啥农民也会极其烦恼呢?

农村净菜种植 在北方地区则正是这样的情况。北方大多数农民从事的是净菜的种植,说到净菜可能大多数人不懂是什么意思。其实它们指的就是统称的蔬菜,只不过净菜的过程更为复杂。它们不仅要保证新鲜,而且还要保证健康、安全。这净菜里头做常见的也就是白菜、莴笋等常见的蔬菜。而在北方,白菜的种植面积堪称是霸主地位,因为需求比较大,而且种植难度较小,因此这些年种植白菜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白菜囤积 那么为何今年净菜长势好,能够亩产上一万斤,可是菜农却还是愁白了头呢?小编去到当地的白菜种植区,和大爷点根烟,听他说说今年的白菜行情以及背后的故事。原来这白菜量好也有坏处,那就是会造成市场量增大。就像经济定律所说,一旦一样东西(而且还是生活非必需品)的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再加上人们购买力不足,那么最后只会导致大量囤积。而囤积后的后果则是降价促销,以期处理掉囤积量。要知道白菜本身就是比较畅销的净菜,但是如果它们囤积了,那么新鲜度必定会大打折扣,在市场的竞争力也会减少很多。正是因为它们长得好,今年白菜才卖5毛一斤,大爷说就这个价,不仅赔了去了,而且人们还不乐意买。 
白菜“赔钱卖”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小编给大爷支几个招:避开上市高峰,错峰面世。曾经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叫做大棚毛桃。这东西它就和普通毛桃一模一样,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但是它就是能够卖得比普通毛桃价格更高、而且基本上在毛桃面世以前就一销而光。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它们背后独特的技术。采用无休眠以及提高大棚温度来提前上市。小编认为白菜也可以参考类似的方法,使得白菜提前上市(小编可不是鼓励使用其他化学药品催熟啊!) 广开销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白菜为何卖不出去,本身品质好的白菜那么要想解决囤积,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多找销路。农民朋友可能会苦恼找销路既需要耗费时间,有的还需要耗费资金。不过如今21世纪是属于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可以打开比传统市场更多的销路。互联网为何会给传统行业带来冲击?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农民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他们知道了原来价格还能涨更高,知道了原来自己的产品只要品质好,自然会有人抢着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