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2017-02-18   来源:滨州农批网  作者:绍00   字体:【 】  浏览:40次   评论:0

↑ 点击上方“四川发布”关注我们

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成为2017年中央1号文件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版块的重要内容。随即公布的2017年四川省委1号文件也对“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了部署。近年来,四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成绩如何?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加码?经过系列深入采访,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为您揭秘。

历经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乡村旅游形成一批新热点和新亮点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何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通过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农民增收致富、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凸现了独特作用。

总体来看,四川乡村旅游形成一批新热点和新亮点:

NO1:以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壮大

例如以广元利州区龙潭山地农业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聚集发展类 ;以邛崃大梁酒庄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类;以彭州市宝山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度假类;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代表的灾后重建类;以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为代表的扶贫移民和民族特色村寨类。

NO2:以培育新业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在统筹布局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依托农业优势资源和乡村资源,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向连片化、板块化、集群化发展。

NO3:以模式创新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

各地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如,筠连县春风村创新“景区管委会+公司(旅行社)+农户”发展模式,松潘县川盘村创新“合作社经营”发展模式,成都市邛崃市夹关镇探索“乡村酒店联盟”模式,郫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

NO4:以节庆活动提高乡村旅游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各地依托地方产业基础,深挖乡风民俗,利用花木、果木生长期,顺应节假日调整,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从2008年开始,每年以“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和“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两大节庆活动为主线,按照“主会场+分会场”方式,开展以“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年庆”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从文件、管理办法读懂四川路径

五星级农家乐应有10个以上特色菜、至少3项乡土特色体验活动

2016年四川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705.54亿元,同比增长24.1%,全省旅游综合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作为“农家乐”发源地和乡村旅游资源大省,四川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7年)》、《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的通知》等一批文件相继出台,就开展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村)和乡村民宿达标户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等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乡村旅游相关标准及评审管理办法。一系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在四川建立起来,以五星级农家乐为例:

【五星级农家乐的基础要求】

●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不低于80%。

● 接待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

● 餐厅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同时容纳150人以上就餐。

● 餐厅雅间不少于8间。

● 厨房与餐厅面积比不少于1:3。

● 有10个以上具有农家风味和地方特色的菜点。

● 男、女卫生间厕位各至少4个。

● 提供至少3项乡土特色体验活动。

● 服务人员接受旅游服务行业培训率达100%。

● 服务管理人员数量达到10人及以上。

● 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提供二维码、微信等网络预订服务。

力争到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居全国前列

出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4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属首个。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社的一种类型,是广大农民按照合作社的原则和规章制度,自愿联合,民主管理,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共同分享收益的新型经济组织。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居全国前列,形成以乡村旅游合作社经济形态为鲜明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充分借鉴农民合作社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 《意见》结合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工作方法。

——分类发展

各地要先摸清现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

——融合发展

一是鼓励现有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开发多种业态,延伸产业链;二是立足于四川其它业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规模,鼓励这些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三是打破类型和行政界线,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与其他类型合作组织开展跨类型、跨区域合作、联合与兼并重组,形成一批有规模、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合作社联合社。

——提升发展

《意见》指出,运用“互联网+”思维,到2020年,网站、短信、微信等平台建设覆盖率达到80%。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发展,逐步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社务管理数字化、产品营销网络化。同时,提出旅游、农业等部门要指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合作社积极开展系统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等。

2016年12月,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又联合发布了《四川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全面梳理四川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壮大经营主体,更好的发挥旅游扶贫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工作指导。

旅游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推出的三类旅游扶贫模式作为全国旅游扶贫样板进行推广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旅游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优势。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把旅游业作为全省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省17个专项扶贫计划。在2016年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分享了“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的四川经验。

在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中,四川努力做到“三个创新”和“两个注重”。即:创新理念,科学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创新机制,积极构建旅游扶贫新格局;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动旅游扶贫;注重示范引领旅游扶贫;注重发挥市场化旅游扶贫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推出了“打造景区带动型、发展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三类旅游扶贫模式,并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会上,作为全国11个旅游扶贫样板进行推广,得到广泛认可。

打造“景区带动型”模式

即通过提升存量景区、打造增量景区,带动当地及周边居民开展民居食宿接待、景区务工、配套供应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等活动。目前,四川正在推进贫困地区用全域旅游理念开展旅游扶贫,研究制订《A级景区带动扶贫实施导则》,以引导景区有效带动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型”模式

即按照“风貌特色化、功能现代化、服务标准化”要求,依托城镇、公路沿线、农(林)产业园区等,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民宿等,以多种业态、多种方式为游客提供服务。为防止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四川启动了《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导则》制订工作。

开发“旅游商品型”模式

即按照“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化的实用产品、旅游化的土特产品”三个类型,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旅游商品开发,将当地土特产品运送到景区、农家乐等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以“电商”方式销售旅游产品。

此外,四川亦注重路径创新。一方面,乡村旅游合作社最大范围地把贫困群众纳入旅游扶贫范畴,有效弥补了贫困群众“先天不足”与旅游扶贫“参与门槛”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合作社最大力度地保障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的旅游收益,有效解决了当前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所得收入不高且受旅游淡旺季影响明显的不足。

数据显示,四川纳入十三五旅游扶贫规划的旅游扶贫重点贫困村1443个,占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总数的12.5%。2016年,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带动全省83.56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按全省118个发展旅游的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测算),占2016年计划脱贫105万人的79.9%。

4地5点凭啥入围国家级示范县示范点?

“全球唯一的体验玫瑰人生的小城镇”、“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来袭

2016年5月6日,在四川雅安召开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公布了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并发布精品景点线路。雅安、西充、江油、泸州纳溪区等四地入围示范县,其中雅安为唯一入围市级单位,彭州市葛仙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自贡市百胜生态农业体验园、绵竹市中国玫瑰谷、成都市新都区花香果居、简阳市贾家东来桃源入围示范点,雅安名山区双河乡骑龙场观光茶园、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丹山梯田等入围精品景点线路。由此,四川4地5点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

那么,4地5点凭何入围国家级示范?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雅安

确定了“绿而美、绿变金”发展道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村创业新平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辟农业发展新空间。催生一批主题客栈、采摘篱园、养生山吧、森林人家、民族风苑等乡村休闲度假新业态。

西充

以创建“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品牌为统揽,带动以有机农业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高端化融合发展,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突出“健康生活”主题,打造有机体验观光带。依托有机农业基础,以“中国有机生活公园”、“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为核心,统筹推进义青观百里现代农业示范带、古楼桃园新村等景点建设,着力丰富“享有机生活、回梦里家园”的内涵特质。

江油

江油市委提出了“11321”发展战略,把农旅融合发展列为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增长极之一培育。高标准编制了《江油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高规格编制了大康百合国际博览园、新安农业公园、吴家后山辛夷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海棠小镇、黑宝彩谷等20多个专项规划。吴家后山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泸州纳溪区

以纳溪城区为中心,以川黔、川渝高速为骨干,构建“文旅综合体—欢乐派—护国公园—智慧三江—花田酒地—酒镇·酒庄—凤凰湖—天仙硐—云溪温泉—文旅综合体”的旅游核心环线培育长江、永宁河、白节河三条旅游经济带,形成旅游交通环线大格局。

彭州市葛仙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启动彭州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站手机APP为游客提供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各类信息,接收游客咨询,受理旅游投诉。重点保留乡村记忆和不断培养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愁”,珍惜“林盘”,一颗树、一口井或一座桥、一段路都是乡村的记忆。提倡“大地景观”,将葛仙山原有农作物规划种植形成颜色差异和层次,将菖蒲、芦苇、白茅、狗尾草等用于绿化打造绿化美化示范段。

自贡市百胜生态农业体验园

慢餐、农家乐、民俗文化、采摘体验等组合,中高端民宿与高中档美食、乡村美景融合共生,全方位的种植、采摘、认养、垂钓等生态农业体验及观光服务、会务服务等,满足各类游客的需要。川南民居风格的建筑与休闲舒适的田园生活方式相结合,仙市古镇旅游与乡村游有机连接,形成了互动互补的格局,成为川南盐运文化旅游线上一大亮点。

绵竹市中国玫瑰谷

中国玫瑰谷的总体建设目标,建设“全球唯一的体验玫瑰人生的小城镇”。规模已经成为全球大马士革玫瑰三大主产区之一。目前中国玫瑰谷景区已经拥有4个特色园区(香氛园、扦穗园、薰衣草园、百花园等)。2018年月季园已和三溪艺术小镇体验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国家玫瑰公园正在申请中。中国玫瑰谷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审批,玫瑰乡村大道建设正在规划中。未来将建成一区(国际生态度假区)、二谷(情人谷、潮婚谷)、三镇(三溪艺术小镇、玫瑰温泉小镇、香氛小镇)、五园(国家玫瑰公园、月季园、百鸟园、音乐公园、郊野公园)。

成都市新都区花香果居

花香果居的品牌价值,极大推动了周边区域的建设,观光农业、家庭农场、体育健身蓬勃发展,吸引多家千万级以上的农业项目入住,成功举办“柚子节”、“宝柚杯”足球联赛等大型活动。2015年被授予四川自然生态教育基地,同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

简阳市贾家东来桃源

近年来,东来桃源紧紧围绕“桃花”、“樱桃”、“农家乐”三大特色做文章,通过举办桃花节、樱桃节扩大影响,景区已在成都及周边享有一定声誉。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青伶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手戳下方图片并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乡村旅游四川实践:4地5点入围国家级试点,究竟“有几把刷子”?|解读一号文件②

Tags:游四川 5点 国家级 究竟 解读一 文件 责任编辑:绍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业园区引领西乡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下一篇]徐水: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