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垦区将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日前,记者在农垦鹤山农场鹤滋源现代化牧场看到,两台TMR搅拌车每天3次为奶牛投放全混合日粮,而在日粮中的配方成分中,青贮和苜蓿草就占总量的60%左右。 这个场作为管理局的奶牛养殖大场,全场拥有奶牛存栏6680头,这个场按照“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实现以牧促农、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这个场将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上连种植业,下驱加工业,实施了“养加销”一体经营模式和“加工企业+牧场+养殖户”的龙头企业牵动模式,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畜牧业的壮大,实现了产品供需良性循环。 鹤山农场还通过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猪、鹅、鹿、狐貉等特色化养殖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夯基础、优结构、抓科技、强管理等措施巩固奶牛业基础,着力构建畜牧业“联头带尾、接二连三”的发展新格局,带动了种植结构调整、产业项目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实现畜牧业多层次增值,拉动经济发展。 北大荒股份江滨农业分公司以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为核心,通过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调整农业结构。水田种植以全面提升稻谷品质和食味值为目的,着力打造高端米、一级米和优质绿色、有机稻谷生产基地。旱田种植红小豆、矮高粱、花生等作物,打造绿色杂粮基地。在销售方面积极联系市场,开展订单种植。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帮助种植户打开销售渠道,逐步建立自主品牌。 同时,因地制宜推进稳牛、稳猪、增禽、增特色,计划奶牛存栏540头,鲜奶产量1130吨;肉牛饲养量600头、生猪饲养量3.7万头、禽饲养量26万只、梅花鹿饲养量260只,出产泥鳅54吨。建成经济林、林下养殖、林木种苗、花卉、食用菌、中草药六大基地。继续发挥旱河大鹅养殖带、食用菌栽培等项目建设优势,力争在全场范围内养鹅10万只,扩大食用菌栽培规模, 2017年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200万袋,实现职工增收200万元。 2017年新春伊始,农垦江滨农场“三毛菌业”公司就陆续接到了200万袋食用菌袋加工订单,是去年同时期的2倍还多,实现开门红。“我们厂从4号就开工了,每天生产1万5千多袋。”三毛菌业公司经理毛殿江说。 今年,这个农场从实际出发,重点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继续发挥“三毛菌业”公司菌袋生产优势,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通过出台政策扶持办法、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扩大产业规模等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这个农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栽培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更新和销路拓展,协助职工群众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调动全场职工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项目积极性。产业办主任吕成召告诉记者:“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农场把食用菌种植作为一项优势特色的产业项目,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扩大规模50%,使大棚利用率达到70%,把食用菌产业真正作为一项富民的途径。” (王颖 朱婧 丁芳 韩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