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2017-03-06   来源:牡丹江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79次   评论:0

在农村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谚语,这是一辈辈的劳动人民根据季节的变化,日常的劳动,饮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现在的农村仍然广泛流传,也反应了农村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

1.三月三,荠菜赛仙丹

在以前农村吃了一冬天的腌菜,干菜,能吃到绿叶菜是最渴望的事情。到了初春野味的荠菜都长了出来,这深得人们的喜爱,终于能吃差样的味道了。

在农村有“三月三,荠菜赛仙丹”一说,并不是三月三这天荠菜能治百病,而是这个时间段荠菜最鲜,在不挖的话就老的不能吃了。经过一冬天,一些家庭冬天储备的菜早已经吃完,这时候的荠菜无疑是救命的仙丹。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2.六月韭,臭死狗

作为一个农村人来说,地里面长的各类庄稼最熟悉了。在农村有一句俗语“六月韭,臭死狗”。只有头茬的韭菜最好吃,到了夏天农村就很少有吃韭菜的了。

夏天的韭菜生长的快韭菜味道淡,在有以前农村没有冰箱,夏天储存韭菜容易腐烂,这才有了这样的俗语。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3.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子一筐

这个俗语很有道理,从小就喜欢吃桃子,在农村都说“桃养人”桃子口感好,而肥美多汁老少皆宜。

杏子好吃也是农村主要的水果,但“杏伤人”,吃多了杏烧心,也会引发身体不适。 现在这个俗语更超出了食物的层面,更多用来表达人和事。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4.十年鸡头胜砒霜

在不经意间听到过这样的俗语“十年鸡头胜砒霜”。仔细的琢磨后认为,这句话并不是很可靠。从小到大吃的鸡头更是多不胜数,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吃鸡头中毒的情况。

老家依然有散养的土鸡,三四年的就算长了,十年的鸡头可不好找。而现在的养殖场,基本上几个月就会出栏,十年的鸡头基本上不存在!你认为这句俗语可靠吗?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5.肚饥饿糠好吃,饥饱肉嫌弃肥

“肚饥饿糠好吃,饥饱肉嫌弃肥”在农村有直接的体现,以前穷的时候,只要能吃饱什么东西都是好。现在农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鱼大肉吃惯了反而更钟情地里面的野菜,或许这就是生活。

农村饮食方面的五个俗语,第四个最受争议

在农村有各种有意思的俗语,这些俗语是农民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和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老辈子的经验只能参考,生搬硬套对号入座也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Tags:农村饮 方面的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先猪后款?小心钱猪两空!常见生.. [下一篇]既然农民收入一直很低,为什么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