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的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1、空怀期 2、妊娠期 3、哺乳期 为充分发挥繁殖母羊的生产力,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多胎多羔率和产羔成活率,建议必须做好这三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空怀期 空怀期母羊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发情、排卵及受孕情况。营养好、体况佳的母羊发情整齐,排卵数多,因而加强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尤其是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羊的繁殖力十分关键。 重点措施是在配种前1-1.5个月把母羊的膘情调整到中等偏上,对个别体况较差者,要给予短期优饲,使羊群膘情一致,发情集中,便于配种、产羔。 
二、妊娠期 羊的妊娠期约5个月。妊娠期又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妊娠前期为妊娠期前3个月,因胎儿发育较缓慢,所需营养与空怀相同。妊娠后期,即妊娠最后2个月,此时胎儿生长迅速,这一阶段需要饲料营养充足、全价。所以,在早春时节牧草少的情况下,母羊需补饲一定的混和精料和优质干草。 此外在母羊产前20-30天可注射羔羊痢疾疫苗,预防羔羊痢疾,羔羊获得母羊抗体。 母羊妊娠前期要防止发生早期流产,后期要保胎。应避免羊群吃发霉变质饲料,尤其是早春季节夜晚温度较低,饮水易结冰,防止母羊引用冰水,以及防止羊群受惊吓,出入圈时严防拥挤,草架、料槽及水槽要有足够的数量,防止喂饮时拥挤造成流产。 
三、哺乳期 哺乳期3~4个月,又分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哺乳前期即哺乳期前2个月,羔羊主要营养依靠母乳。母乳量多、充足,羔羊生长发育快,体质好,抗病力强,存活率就高。 因此,必须加强哺乳前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促进其多泌乳。哺乳前期必须补饲草料。在早春时节牧草较少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母羊的营养。 补饲量应根据母羊体况及哺乳的羔羊数而定。母羊产羔后1个月,其泌乳量达到高峰,2个月以后逐渐下降,进入泌乳后期。此时羔羊的胃肠功能已趋于完善,可以大量利用青草及代乳精料,不再完全依靠母乳的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