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会议间隙,申纪兰和同样是农民代表的郭凤莲(右一)谋划着乡村的发展远景。 
2016年2月21日,申纪兰在西沟村香菇大棚了解种植技术和成本。 
3月8日,山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申纪兰代表发言。 3月5日,山西代表团驻地会议室,申纪兰代表与其他代表聊着村里脱贫解困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申纪兰的履职印记,是我国一天天强大的发展史。从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起,她从未离开平顺西沟这块土地,最真切地感受着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如何将农村生态资源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致富,是这位老代表近两年一直深层思考与着手实施的主要工作:建起“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种植香菇”项目,让47户贫困户实现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发展乡村旅游使73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250元;引进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吸纳更多村民就近打工…… 村民张支斌因常年生病,还有三个孩子上学,导致家庭贫困。申老先用纪兰扶贫助教基金帮孩子交了学费,又安排其儿媳在香菇大棚工作,去年张支斌家人均年收入达到4426元,一举解困。张支斌感激地说:“等孩子工作挣钱了,我们一定把钱还上。” “西沟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贫困户了,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展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脱贫攻坚愿景时,88岁申老的话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