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会议时间超过三个小时,成为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时间最长的一场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陈吉宁表示,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思路,解决当下我国农业领域较为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刚一落座,便向现场所有媒体表达了会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环境保护的工作和任务的决心。在这位“最年轻部长”眼中,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必须下大力气治理。而谈到土壤污染的时候,陈吉宁表示,土壤污染的治理思路要坚持预防和保护优先。 土壤污染治理原则 陈吉宁:《土十条》是我们下一步解决当前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工作部署。基本思路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这个思路汲取的是国内外特别是国外30几年来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和走过的弯路。今天在这里跟大家明确一下,土壤污染治理不是把土都挖出来,粗放的无序治理。我们强调:一是预防,二是风险管控,三是安全利用。 土壤污染责任权属 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很难将其“请”出来,重金属长期沉积在土壤中,其含量几千年都难以降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摸清土壤污染的“家底”,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此,陈吉宁表示,环保部会与农业部等部门各司其职、分类施策。 陈吉宁:一是农用地分类管理,二是建设用地的准入管理。怎么管,我们最近发布了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明确了从风险管控的角度,监管什么,各方的责任是什么,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方案。目前我们正在跟农业部制定关于农用地的管理办法。 “三大任务”与“三大保障”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土壤污染的相关指标认定还比较混乱的现状,陈吉宁分别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三大保障”,要求各省能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方案,确保土壤污染防患于未然。 陈吉宁:第一个“三”是三大任务,对未污染、正受污染和已污染的土壤实施防治和风险管控措施。第二个“三”是加大三大保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强化目标考核。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工作机制,有12个部门参加,形成了国家各部门和地方各省的工作方案。下一步,我们正在落实污染详查的工作方案,出台法规标准。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把《土十条》工作一步一步落实下去。 记者:张程 编辑: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