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2017-03-10   来源:唐山农批网  作者:zzzmei   字体:【 】  浏览:233次   评论:0

中国古代的皇朝没有很长寿的,如果两汉、南北宋分开算,没有超过三百年的。于是就可以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再长一些。

传统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是造成皇朝的覆灭的主因,在这样的理论下,农田土地的兼并,自耕农变成佃农,甚至农奴,就成为中国古代皇朝不能长寿的根本原因。这样说看来似有理,但是,也有不能令人信服之处。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古代农民起义

反对的意见之一是中国古代土地并不集中,地主占有土地的比例不高。可惜由于历史记载中这方面的数据几乎是空白,像“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之类的说法,文学修辞水平很高,但并不能证明什么。

其实中国古代土地很可能不会太集中,这可以由中国古代的财产继承权方面加以说明。

中国从汉代开始已经有记载说明家庭财产的继承是‘诸子均分’,在唐代律法《户令》中则明确的肯定了这一点,到了明代更明确保证私生子(称奸生子)也可分到遗产,虽然只能得到其它兄弟的一半。

这应该和孔子儒家常说中把‘入则孝,出则弟,’当作为人基本道德,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理念有关吧。

这就和日本及欧洲一些地区的‘长子继承制’不同。

即使官僚或大商人巧取豪夺,兼并了大量土地,死后被儿子们一分,下一代再一分,土地就不集中了。何况过去讲求‘多子多福’,子孙越多,土地集中度下降的就越快。

在中国古代,仅靠大量占有土地是无法维系家族辉煌的,必须在后代中不断的有人出来作官才行。这在唐宋以后,督促子弟念书参加科举成名作官则成为有远虑的家族最重要的事。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有人可能会以皇族占有大量耕地证明土地兼并之烈,不过网上所传未必全符合实际情况。以著名的明万历赐给其三子福王朱常洵田地为例,“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明史·120》)原准备赐四万顷,“所司力争”,可见这样大量的耕地赐予,在明代是极突出的了,连福王本人也不敢接受,实际赐两万顷(二百万亩)。

最有趣的是“中州腴土不足”。若兼并小民耕地,中州(今河南省)人口密集,农田开垦度高,怎么没有二百万亩土地?据学者考证,这赏赐并不意味着直接赐给土地,而是由地方政府按期付给福王一大笔钱,这笔钱名义上是从一些不需向中央交税的土地(例如黄河泛滥区复垦地等)出,中州一地这样的土地不足,只好由山东等地补。

不论上述考评是否准确,皇帝及其政府是绝不愿一家占有几百万亩土地,且能有效管理的,这对于皇权会是一个极大威胁,如果这个人是皇帝近亲,则更危险。所以,一般来说,皇帝宁愿赐给皇亲贵族们钱和物,而不愿他们实际占有大量土地及直接统治土地上的农户。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何况不论怎样繁殖,真正的皇帝亲族,能在皇权支持下胡作非为(包括巧取豪夺兼并耕地),只是极极少数。皇亲中的远族常常生活的并不富裕。皇帝亲王兼并土地的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在推理上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土地集中程度不高,也就是土地兼并之祸并不像董仲舒所说的那样严重,可惜没有可靠的数据记录。

但是,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说明土地兼并本身并不会引发农民武装起事(即农民起义),因而也就和皇朝的覆灭没有直接关系。

大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土地集中,其意义就在于把农民从土地上驱逐出去。”实际情况恐怕不是这样,在一般的土地兼并中,大多数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并不一定会离开土地。

粗略的把兼并前的农民分成三类,一是贫穷的,二是中等的,三是富裕的。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

土地兼并集中是使一些农民失去了土地所有权,但若原来就没有这种权利的最贫穷的农民则原则上没有失去什么。当农业生产技术没有飞跃,农田所需人工不会明显减少,土地虽然兼并但所需耕作的人工仍那么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贫苦农民仍会在原来的农田中劳作,只不过身份变化了,从原来甲家的佃农变成乙家的佃农。

经济利益损失最大的应是原来富裕农户,如地主变成了无地者;中等农户也会由自耕农下降为佃农。

一般说来,农民武装起事是个九死一生的买卖。其发起者或领导人大多数是有相当强的冒险精神的野心家,一般很难说是出之于哪阶层的。但是大规模的武装起事的基本队伍则应该是‘造**可能一死,不造**也活不下去’的人们所组成,多属最贫穷的阶层。

中国古代王朝只能维持二百多年,土地兼并不是重要原因

巧取豪夺的土地兼并,未必使大部分雇农佃农经济状况明显下降,因而也就不会使最贫穷的农民死活不顾的去造**。

土地兼并不是农民武装起事的直接原因,还可以有两个旁证:

一是中国古代农民武装起事并没有以土地问题为造**纲领的,其口号多为杀贪官、杀富济贫之类。虽然学者们认为太平军有所谓“天朝田亩制度”,但根本未实行,且太平军时,中国已经进入近代。

二是巧取豪夺式兼并最严重的地区的土地往往是最肥沃的,在明清时期主要是江南等地,没有贵族官僚会到陕北或晋西北那样的贫瘠土地上去搞兼并。但是,农民武装起事却并没有发生在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区。

所以,土地兼并不会是农民武装起事的直接或主要原因,因而也就无法把土地兼并和皇朝的覆灭直接联系起来。

Tags:国古代 王朝只 能维持 二百 责任编辑:zzzm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农合交费制度发生改变,为什么.. [下一篇]“下水”比上水还重要,胶东农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