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仔猪断奶后在产床上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拉稀,治疗效果也不太好,可是转入保育床上后,不治而愈。 我们经常说,营养应该与猪的日龄相匹配,不然就会出现拉稀,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猪的生长环境也应该与猪的日龄相匹配,不然即便是累死你,依旧会问题不断。 我们最常见的是仔猪断奶后在产床上,一直养,大的甚至有五六十斤。猪场老板最常见的理由是产房条件比保育好,这算个理由也不算。条件真的好吗?刚断奶一周左右,我们把仔猪放在原窝饲喂是避免断奶应激,这是科学的。可是如果把产床当保育养,或是养一个多月再上保育,这种做法显然对猪群是不利的。 
产床本来就是培育仔猪的港湾,如果仔猪过大,本来就狭窄的空间,再加上采食需要在母猪料槽里面,大猪活动受限制,小猪采食受限制,加上漏缝地板与地面的距离太小,会使本来健康的仔猪,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你如果关注过你会发现,病弱仔猪转到保育后,经过一段时间,竟然慢慢恢复过来了。那些本来就健康的仔猪,显得长速特快。这是事实,把猪放在与日龄不匹配的环境,不仅阻碍生长,而且还会把健康的仔猪害苦,看似爱它,恰恰是在害它。 猪场设计的初衷无非就是按照各个生长阶段效益最大化。既然如此,就应该把适宜日龄的猪放在应该生长的地方。保育就应该放断奶后到70日龄左右的仔猪,如果保育仔猪培育到100斤才进育肥,因为生存环境的限制,生长速度必定会受限制。 
猪场管理就是要按照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之。就像营养学家根据猪的不同发育阶段配制不同的营养需求一样。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猪场管理思维,而不是片面的,什么都抓,什么都弄不好的局面。 作者:殷生章 、汤明军,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学习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欢迎关注“兽医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shouyi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