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两会开始的第四天,内蒙古代表团对外开放。 几个月前刚刚履新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的张利平在发言的最后抛出了“建设大兴安岭国家公园”的建议。 此前,他曾连续5年任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2016年3月,张利平担任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厅长,其角色开始从主政一方变成了主管内蒙古国土资源行业。 身份的变化是否有带给他一些工作思路上的变化,不得而知。但是,即便走马上任新岗位,他依然把一些长久思考的命题带到了可以进一步讨论的任何场合。本报记者就国土资源领域的系列问题与他进行了对话。 问:您对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怎么看? 答:国土资源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三个作用。一是保障支撑作用,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底盘作用,就是为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发挥底盘作用。三是调控作用,比如紧紧配合,“三去一降一补”,发挥调控作用,达到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的目的。 问: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自身发展而言,“三条底线”意味着什么? 答:今年,内蒙古提出要坚持三条底线,即守住发展底线、守住民生底线、守住生态环境底线,这也体现了典型的问题导向和理性的底线思维意识。三条主线的提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的具体部署。习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打造祖国北疆亮丽名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对我们今后的生态要求和定位。同时还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对我们提出的民生要求。 内蒙古经过了本世纪初以来的快速发展,到了今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另外,自治区发展中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也已接近上限,需要进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转型发展阶段,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超越传统的行为惯性,需要脱离习惯性的路径依赖。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方面守住“三条底线”,另一方面又明确4个“高于”,真正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是针对性、时效性极强的一个重大决策。守住“三条底线”,抓住了内蒙古发展的关键,坚持下去,内蒙古就一定能够探索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有序利用的新路。 具体来讲,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三条底线”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自觉。内蒙古是生态大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在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年,内蒙古生态建设成效卓著,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提出“守住生态环境”这条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极具针对性。这既是对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落实,又是对传统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和适时调整,意义十分重大。二是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区情特点再认识的高度凝结。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是欠发达地区。自治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很低,服务业发展质量还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农村牧区。这些都是内蒙古的短板,补齐短板必须依靠发展。所以,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发展滑出底线。三是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民生事业的高度负责。这些年,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水平也实现了大幅提升。2016年,全区各级政府民生支出29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65.8%,有24万人实现了稳步脱贫。 “三条底线”中,生态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越好越快,生态环境的拐点就会出现得越早;民生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必须始终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三条底线中,发展是核心,是本质,具有根本性、引领性、决定性。抓住了发展就抓住了内蒙古工作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保证生态民生底线的重点。守住三条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这既是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也为我们创造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优化服务提供了新的空间,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问:今年两会,针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您有怎样的考虑和建议? 答:我提了一个建议,是建设大兴安岭国家公园。大兴安岭国家公园建成后的功能,一个是科考功能,一个是探险功能,一个是旅游功能。大兴安岭北部有10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美国国家黄石公园是1872年美国国家联邦政府批准的,面积是89万平方千米,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如果大兴安岭国家公园申请成功,面积要比美国黄石公园面积大。美国黄石公园,森林占50%,水面占10%,还有火山、温泉。而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如果能建成国家公园,应该说不亚于美国黄石公园。副总理汪洋曾询问国家林业总局,我国的原始森林在哪?国家林业总局回答是在大兴安岭腹地。2014年春,汪洋副总理到大兴安岭调研。2015年,内蒙古开始组织申报。大兴安岭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后,对拉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问:内蒙古是资源大省。刚刚前面的发言也提到了,内蒙古的煤炭产量一半以上贡献给全国,而电力输出量也位居全国首位。您应该也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内蒙古自治区在去产能方面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内蒙古是资源大省。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完成我们去产能的任务。一个是煤炭,一个是钢铁,这个没有问题。去年的去产能任务已经完成了。今年的任务,自治区在人代会上已经明确,我们要确保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煤电产能,我们也要去。 问:今年会在地勘行业加大投入吗? 答:说实话,加大不了。因为现在由于矿产资源的市场不好,正处于下行阶段,人们对矿产资源的盈利预期心里没底,所以社会资本对矿产资源的投入是谨慎,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也比较紧张,所以,地勘投入在财政这一块可能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问:内蒙古的地勘行业改革是走在全国前面的,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 答:目前,地勘行业仍然没有走出困境,矿业经济也是仍十分困难,导致许多地勘企业发展也比较困难,改革缺少成本,发展缺少资本,所以,可能还需要等待。 问:内蒙古作为资源大区,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的成效如何? 答:内蒙古是资源大区。一是国土面积大,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二是矿产资源多,矿产种类多,全区共有4300个矿山。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生产压力大,风险也比较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决策部署,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使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16年,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了8.84%和7.39%。截至去年11月底,连续5年保持未有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记录。 令人痛心的是,去年赤峰宝马矿业发生了“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立即行动,组成12个督导检查小组,分赴12个盟市实地督导检查安全生产。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领域、全方位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抓安全生产的强大合力。同时,完善制度体系,为安全生产立规矩。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全面修订的《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也将于近期出台。进一步压实责任,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手段对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监控、预警、预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坚持“严”字当头,综合施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整治。结合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整顿行业秩序。对生态保护区内的各类矿山,该退出的退出,该整治的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