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土依旧 近几年,农村进入了村村通的“时代”。在交通条件上大跨步的改变,不仅给农民们生活中带来了便捷和实惠,还使得越来越多农民家中的住房,是翻了又翻,修了再修。
其中很多农民为追方便和热闹,在建自家新房的时候毅然放弃了原有的宅基地。而是另选别处建在了靠近马路两侧的耕地当中。

农村的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我们老百姓而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不断用地面积的增多,使得耕地面积逐渐变小。
农村的耕地,宅基地在农村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无论是农民们用于农业生产开发的耕地,还是用于农民们建设用的宅基地或企业用地。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和审批的相关手续规定,这一点还是要提前搞清楚的,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工期延误和不便。 
村上小刘家就是这种情况。在外务工多年的他,如今“满载而归”,由于自家之前的宅基地在村最后边,偏僻又不通柏油公路;所以他在选新房住址时,草草的测量了下用地面积,就在自家的农业耕地上施工建起了房。
他原本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是自家种了多年的耕地,怎么用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毕竟是年轻人少不更事,从他着手那天起工期就拖拖拉拉将近半年光景了,这下可急坏了他;没想到农村新建宅基地还有很多规定和审核的,特别是在耕地中建房,即使是自家的耕地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各地的规定不一样,所以只举事例,不做详细说明)。最后不得不找了村长,村委等去补办相关手续。 2017年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改革,使用,征收等,又出了很多新规定,农民们不得不先搞清楚后再具体做打算。切不可像小刘那样盲目行事,等事情发生了才补救,特别是在耕地上建房更应该注意。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