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一场住吉、黑、辽、内蒙古四省(区)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合视察开启了为完善东北经济区布局建言的序幕。这次“集体行动”起源于省政协的发起和呼吁。 2016年8月,由吉林省政协发起,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的关于三省(区)结合部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视察,在住吉黑内蒙古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的共同参与下积极开展。期间,委员们到白城市镇赉县河湖连通工程、阿尔山口岸、伊尔施棚改大厅等实地走访视察。12月下旬,部分住吉、辽全国政协委员又组成视察组,就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委员们顶着凛冽寒风,带着振兴东北的热忱,深入辽西北腹地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交界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实地视察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区。 在联合视察过程中,委员们发现,东北四省(区)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缘相亲,经济互补性强,有着合作发展的天然条件与坚实基础。四省(区)交界地区产业分工协作密切、经济发展情况相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共同谋划、协同发展。 于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住吉、黑、辽、内蒙古四省(区)全国政协委员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发,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完善东北经济区布局,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东北四省(区)交界带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提案。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们在小组讨论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多次呼吁在此地区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助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 委员们建议,从国家层面编制该区域发展规划,科学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生态和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林复合经营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值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绿色新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并建议将东北三省横向公路铁路项目向西延伸至蒙东地区,提高四省(区)基础设施组网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通。希望国家在政策资金支持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生态经济区内黑土地专项保护项目。还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整合四省(区)生态建设力量,推进生态保护联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融资,合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把东北四省(区)交界带建设得更加美丽。 (来源:中国吉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