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2017-03-13   来源:日喀则农批网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30次   评论:0

当前,主产区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正值春季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的关键时期。近日,农业部在湖北襄阳召开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重点部署小麦病虫防控工作。

据监测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会议指出,随着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陆续发生危害,其中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早、范围广、扩展快、病情重的特点,为历史同期罕见,重发态势明显,对主产麦区小麦安全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防控任务艰巨。

(农业部 新闻办公室 节选)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为保障今年小麦安全生产,不同小麦产区,病害防治要有所侧重。下面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几种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

病害 1.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和杆锈3种,三种病害在表现明显症状之前,都会先出现褪绿斑,然后再出现红褐色的粉疱,看起来就像生锈了一样。

区别这三种病害最简单的方法就一句话“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

见下图▼▼▼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条锈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叶锈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杆锈

防治

防治小麦锈病要突出一个“早”字,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田间有发病的植株就要立即进行防治。

在小麦收获以后,小麦锈病的病菌可以在自生麦苗上繁殖,所以在小麦的后茬作物生长期间,要铲除田间的自生麦苗。

药剂防治,可以用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药剂。

2.赤霉病

小麦从出苗到抽穗都有可能得赤霉病,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小麦扬花期发生的穗腐。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在小穗和颖片上会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以后会慢慢扩大到整个小穗,直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见下图▼▼▼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赤霉病穗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赤霉病杆

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天气密切相关,一旦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要全面进行药剂预防。

药剂可以选用咪鲜胺、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

3.纹枯病

纹枯病在小麦的不同时期,发病也略有不同。

a.拔节期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纹枯病苗

刚开始发病会在接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严重的会在植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很快死亡。

b.生长中期至后期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纹枯病秆

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

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斑表面会产生白色霉状物。

防治

防治药剂可以选用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福美双、苯甲丙环唑等。

4.白粉病

田间湿度大,发病重。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刚开始发病时,小麦的叶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

防治药剂:丙环唑、咪鲜胺、烯唑醇、福美双、三唑酮等。

虫害

1.蚜虫

蚜虫主要在小麦的叶片、茎秆嫩头或嫩穗上吸食汁液。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麦苗前期受害,叶片枯黄生长停滞,后期麦株受害叶片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

另外蚜虫还会传播小麦黄矮病,防病毒病,先防蚜虫。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小麦黄矮病

防治蚜虫可以用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胺、辛硫磷、噻虫嗪等。

2.红蜘蛛

红蜘蛛危害是在小麦植株上吸食汁液,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的会干枯死亡。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今年小麦恐“不妙”!部分病虫发病为历史同期罕见

防治红蜘蛛可以用联苯菊酯、三唑磷、氰戊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

更多咨询,进其他群可勾搭丰小邦微信(F18538798839),详聊~~

Tags:不妙 史同期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父母在农村建四合院阳光房,网友.. [下一篇]想把农村破旧房屋统一推到重建?..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