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体更高 更宽 无立柱 是近几年大棚建造的趋势 棚体越高 大棚建造中对墙体牢固性 稳定性指标要求也就越高 特别是后墙的承重能力 更直接关系着高标准大棚的使用寿命 
附文字版 新建大棚要做好后墙处理 
棚体更高、更宽、无立柱是近几年大棚建造的趋势,因其不仅显著提高了大棚的温光性能,更是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然而,棚体越高,大棚建造中对墙体牢固性、稳定性指标要求也就越高,特别是后墙的承重能力,更直接关系着高标准大棚的使用寿命,因此,后墙的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建棚地块浇水处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便于建棚时将地基压实。菜农在浇水后,当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握则成团,掉在地上散开时,使用挖掘机或链轨车在准备建大棚墙体的地方反复压实。据实践证明在先浇水后使用挖掘机或链轨车将地基压实的大棚,后墙基部密实度大,不容易坍塌。 其次,压实处理。 在使用链轨车等压实时,压实的地基宽度要比后墙建成后的厚度宽3米左右,尤其是要压到距离建成后墙体前部2米左右的距离,这是预防后墙密实度较小,以后在切墙时出现坍塌的重要措施。另外,这样做也可让菜农在建造大棚后墙时,便于以后墙体的压实,如建成后底部宽6米左右的墙体,菜农在建后墙时铺底需要在9米左右,以防随着后墙的增高,后墙的变窄,这样到后墙的最顶部时,链轨车还可以在后墙上进行压实。 另外,防水处理。 对于大棚后墙,建棚户可在夯实之前,在后墙顶部15-20厘米厚的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像100米长的大棚掺入400斤左右的石灰即可,然后将后墙平面夯实,使大棚后墙的顶部形成密实的防水层,经过这样的处理,大棚的后墙防水能力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北方蔬菜报全年技术精华 《技术回归本源·2016》 3月1日开始全国派发 扫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详询13869672375 
蔬菜生产遇难题 就上“蔬菜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