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土地出租是农民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农村土地的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政策也将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规模化种田似乎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但数据显示,我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一些新生代农民单纯地以为“规模化种田跟自己父辈种田的方式并无二致,无非就是面积多一点”,又想着“规模越大政府补贴也越多”,在承包良田时多为大手笔,千亩以上的屡见不鲜。然而,不成想,经营惨淡。 原因在哪?小编认为,问题首先就出在不少地方对“规模”二字的认识。没错,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土地需要规模化经营。然而,当规模化经营走到田间地头时,多数新生代农民看到的是“规模越大,补贴越多”,忽略了“适度”二字。 
经济学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规模经营并不一定产生规模经济,只有适度才行。不同的土壤,“适度”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条件,“适度”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对象,“适度”规模也不同。 理论摆在那里,但要把理论落到实践没那么容易,特别是对于不那么会种地的新生代农民。即便他们文化水平比父辈更高,能够懂得这些道理,但在缺少实际种地经验的情况下,往往也容易被各类扶持奖励冲昏头脑。甚至为了挤进规模化种田的潮流,忘了农民的本职是种粮,也就甭提“适度”了。 
其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讲道理还是农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我国一再强调节约集约用地,去年的土地日,今年的地球日,均有提及。什么是集约?真正的集约就是要适度规模经营。这种“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完全背离了国家大力倡导的节约集约用地。 渐不可长。否则,农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就等于白忙活一场。想象一下,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土地整治、搞基本农田建设,整出了良田,但得不到精耕细作,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 
是时候该给那些存在“规模越大,效益越高”错觉的新农民敲敲警钟了。小编提醒大家,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个问题上,千万别忘记了“适度”二字。 本文为金土地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评论,并随时可与金土地小编交流。更多土地相关信息,可前往金土地官方网站查看。 —————————————————— 找土地,发布土地信息>>>>>金土地 微信订阅号:地源金土地 微博:金土地KingLand 土地漫画(微博):阿土博动漫
|